||
时间:2022年4月15日
形式:线上(腾讯会议)
主持、撰稿:熊乐天
供图:秦煜萱、廖婧琳
参与者:余小波、刘潇华、张欢欢、张信、孙汪帆、徐淼、袁琳、彭悦、张择宾、李泓达、王艺霖、易凡、陈怡然、赵晴晴、仇国伟、廖俊宏、张莉、侯瑞雪、周希越、姜美霞、梁东云、王佳欣、廖婧琳、秦煜萱、熊乐天
近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陆续展开,围绕它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分数线再次提高,令不少考生大呼考研越来越“卷”,甚至被人称为“小高考”。据统计,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始终在高位上保持增长趋势,过去七年间平均增长15.8%,读研风气日盛,考研热潮渐涨。考研为什么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竞争激烈和分数升高的考研热潮背后,能带给我们一些怎样的思考?本期沙龙聚焦考研“热”这一现象,分析探讨热潮现象的内部逻辑与外在影响等。
图1 本期沙龙主题“考研‘热’下‘冷’思考:聚焦考研热潮现象及其背后”
图2 主持人分享“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一、洞见:“热”在何处?
研究生是青年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自1978年研究生招生制度恢复以来,国民向学意识的觉醒、求职发展的内需、社会进步的导向等都促使考研大军的队伍持续扩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考研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抉择。图3 子话题“洞见:‘热’何处?”
1.“热”在报名情况:规模扩张、专业竞争
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较2021年增长80万,增幅为21%,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较2019年增加51万人,2021年较2020年增加36万人。持续增长的报考基数是热潮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袁琳认为报考人数激增在“水涨船高”的逻辑下会促使分数和分数线的同步上涨,使得相近分数在前后年份的录取结果悬殊。“深圳大学的应用心理、心理学、新闻与传播等专业报考人数均突破千人,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报考计划比值超40。”熊乐天结合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与本科专业考研情况指出,人文社科竞争愈演愈烈,不少工科专业学生纷纷以考研为转专业的契机,纷纷转入人文社科专业考研的激战中,致使部分主流专业竞争极为激烈。
2.“热”在录取结果:报录比高、调剂被动
“报录比”是研究生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值,是广大学子权衡报考目标的重要参考,更是窥见考研总体布局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的窗口。就教育学而言,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相关专业报录比大多在20:1以上,其中2020年学科教学(数学)报录比达30:1;学科教学(英语)报录比达49:1。廖婧琳结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近几年的录取情况,认为考研“热”除表现在报录比高外,更在调剂难上。她表示在竞争极为残酷的当下,能够圆梦第一志愿“上岸”的例子屈指可数,所见更多的是焦急等待“替补录取”结果的身影,所闻更多是为求“上岸”却被迫调剂至不熟悉专业的唏嘘。
3.“热”在备考环境:战线拉长、内卷激化
“每年都有二战、三战,甚至多战的同学涌入新一年的考研大军”,赵晴晴从身边经历多次考研同学的经历出发,指出不少考生对待考研存有执念。长期备考所形成的知识储备、做题技巧、真题实战的历练使不少“多战”考生具备较大优势,备考程度的参差加剧了考研内卷化程度。她还分享了今年大二的妹妹已进入考研培训机构备战后年考研的事例,分析了越来越多本科生超前备考的意识和拉长备考战线的现象。廖婧琳认为内卷激化体现在名额与资格两极化形成的马太效应上,本科阶段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相对更容易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升学机会。
二、探因:何以“热”?
考研热潮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究其成因,可试从国家发展需要、政策推动作用、就业生态背景、个体价值取向、外部环境刺激等方面来探讨。
图4 子话题“探因:何以‘热’?”
1.内需使然:国家发展战略、市场学历需求
伴随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十九大提出“科教兴国”以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成为推动我国各项发展的关键。周希越结合《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中“实施高素质教师人才培育计划”提出的“扩大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招生计划、鼓励在职教师提升学历”等措施,认为考研热潮的出现是国家发展的必然结果。市场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以需求为导向调控这岗位学历要求,侯瑞雪从市场需求角度认为考研热潮体现的是岗位学历的升级,本科生素养与国家产业升级需要间的不协调不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的实现。相同逻辑下,从政府宏观调控出发,仇国伟认为用人单位、就业市场与主体在受到制度形塑的作用下形成某种阐述默认的行为准则,这种“相机抉择”迫使岗位对学生提出学历要求,学生被迫提升学历,进而保障市场与经济的稳步发展。
2.政策作用:本科持续扩招、硕士教育发力
自1999年我国本科生扩招政策实施以来,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得到持续推进,毛入学率的提高、专升本热浪的推动,使得本科毕业生数量逐年上涨。研究生招生接过了本科扩招的接力棒,徐淼认为考研人数井喷是对教育规模扩大的回应。易凡通过“布迪厄场域与文化资本理论”的视域分析,指出高校作为扩招政策中高等教育场域内的执行者与推动者,出于自我发展与扩大的动机会积极响应扩招政策,通过学科与学位点建设吸引生源满足受教育者升学动机。同时,高校整体向研究型大学看齐,刺激本科生提升学历推动社会文化资本的迅速膨胀。
3.赛道挤压:就业生态不佳、外部环境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大,研究生学历成为就业砝码。“岗位学历要求至少是硕士及以上”成为不少单位的用人门槛,倒逼大量毕业生挤压考研赛道,以求缓冲“毕业即失业”的压力。就业环境的不理想同样表现在就业资源的短缺上,廖婧琳结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求职现状,谈到幼儿园编制的逐年缩招使本该定向就业的学生通过考研另谋出路。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就业环境,为考研“热”持续升温。一方面,“实体店寒冬”、“公司大规模裁员”等都在进一步影响就业供给,恶化就业环境;另一方面,海外疫情管控不足,使得预备出国留学的学生纷纷将升学目光转向国内高校。
4.主体取向:个人价值追求、服务现实需要
选择考研的学生个体的价值诉求各异,或名校情结,或能力证明,或科研追求,或发展需求,或留恋“象牙塔”。考研是一场汗水与梦想的博弈,更是人生轨迹转变的争取。刘潇华从现实需求这一角度出发,结合早期与考研学生交流的心得,认为考研大军的不断涌入是人们出于避免过早进入社会逃避市场压力的心理,为的是以升学为跳板以改善当下生活。梁东云结合工作经历及自身读研的体悟,提出稳定就业后重返学校为的是使所学理论服务于教学实践,不断提升专业能力。“金榜题名”作为四大喜事之一,不仅是人生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赵晴晴更认为是考研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证明。同时,还有不少毕业生怀揣高考遗憾,为满足名校情节的向往、对科研生活的探索选择考研;也有考生不舍多年备战的沉没成本,孜孜以求。
5.环境导向:跟随主流选择、文化资本争夺
据调查统计,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近一半是出于跟随主流选择。不少学生面临毕业“分岔口”的何去何从没有完备的学业与职业规划,容易受到身边同学、朋友的影响,盲目跟从大部队前行。除了主流影响,外部环境还包括考研基地的应试化培训这一“助推器”,易凡认为相关受教育者通过机构培训不断提升文化资本,为自身增添砝码,以文化凭证换取社会地位晋升的台阶。同样的逻辑,王艺霖认同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斯和穆尔对社会分层的功能主义分析,即人们通过增加自身筹码以超越同等竞争者,来实现地位层次的“社会流动”。
三、思辨:“热”之利弊
教育新事物或新现象的出现都会有其利处与弊端,考研热潮现象能够推动国民素质的提升与社会进步发展,但也会带来学历贬值、市场供求失衡、培养质量下降等问题。
图5 子话题“思辨:‘热’之利弊”
1.“热”之助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
考研热潮不仅代表着国民对高层次教育的认同与向往,更标志着新时代下高等教育这一面向全体的社会性事业的深入推进。就个体微观层面而言,考研热潮引导更多毕业生追求高素质教育,提升个人科研水平与学术素养,有利于终身发展。从宏观层面上来说,科研创新型人才数量不断增多、高精尖领域储备不断丰富、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动力不断完善,对社会进步大有裨益。同时,社会人才素养的普遍提升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梁东云认为考研热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尤其是乡村振兴,鼓励更多优质人才流向西部,促进地区经济、医疗、教育等民生事业的进步。
2.“热”之阻滞——学历贬值加速、市场供求错位
“7万硕士送外卖”见诸报端、“应聘辅导员岗位要求至少博士学历及以上”已不算新闻,似乎都在渲染着硕士毕业生的求职难,徐淼结合求职经历分享了她对学历影响求职的思考,她认为考研热潮现象带来的“学历贬值”与“就业内卷”问题困扰着当下年轻人。陈怡然和侯瑞雪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与高等教育的普及,岗位对学历要求愈来愈高,毕业生市场的供应与职业岗位市场的需求间发生错位,导致中国劳动力市场缺口显示本科生离职率高,大面积出现“适龄生产力无法进入市场”、“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等局面。
3.“热”之偏差——弱化本科教育、影响硕士培养
本科是储备知识、建立认知、形塑人格的重要阶段。不少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在意识到考研热潮的存在与竞争激烈的事实后,提前至少2-3年便进入备考状态。周希越认为这种“提前备考”的行为容易导致学生错过本科期间的成长收获,引导学生功利化发展,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同时,她指出研究生入学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分配给导师的学生指标增多,导师对每位学生的指导投入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硕士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四、审思:“热”之背后
看待新事物不仅要分析内外成因,更需冷静思考现象背后的发展逻辑,谋求长期稳定,用审视的眼光思考考研热潮背后更急切、更具价值的问题。针对考研热潮现象,我们应重点关注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术道德素养、对现象的批判性思考、个体成长等。
图6 子话题“审思:‘热’之背后”
1.考研能“热”、培养不能“冷”
回归教育本真是任何教育阶段的根本发展要义。刘潇华与周希越认为研究生教育不论是为改变现实困境还是满足发展需要,都不能与教育初衷相悖。张欢欢认为当前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重在冷静、客观的分析“热”的现象,结合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指标“千人注册研究生数”(在学研究生数/国民数量),我国的这一指标目前不足3人,而发达国家普遍在7-8人,如果按这个标准的话,当前考研的“热”现象不能冷却,而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热”的现实面前,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的结构和层次,为研究生培养提质增效。对于学生个体发展而言,秦煜萱认为当下研究生培养要更注重内在素养的提升,更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面对研究生人数的增加,梁东云认为不能因为研究生增加而降低培养要求与毕业要求,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始终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
2.考研能“热”、学术不能“冷”
“研究生教育是‘学习者’和‘研究者’角色兼顾的教育”,研究生要有意识地塑造钻研精神、磨练科研素养,以孜孜求索的学习心态面对宝贵的学术探求阶段。秦煜萱结合当前研究生教育群体普遍存在功利性与学术性、内生动力与激励导向、行政管控与自主办学的矛盾,进而滋生价值观偏差、意识错位等现象,谈到当代研究生要端正读研动机、保持求学初心、掌握研究方法、培养科研精神,以科学求真的态度踏入学术之门。
3.考研能“热”、思考不能“冷”
看待事物与现象不仅要有发展的眼光,更要有批判的眼光和独立的思考。针对教育热潮现象,李泓达抛出“考研‘热’是否真热”的问题引发思考,从升学制度来看,他表示“热”仅关注于本科教育群体中间。基于本科扩招基数增加的事实,考研比例的攀升、扎堆报考的热潮是逻辑必然。就考研“热”现象的出现及其溯源,王艺霖提出了观点。她通过资料发现考研热潮并非一时之兴,早在上个世纪就为广泛学者所聚焦。反映到今天,考研热潮释放的是学历加持重要性的信号,如若考研所带来预期收益减少、考研外选择余地增多,“热”也会才会有“退潮”的迹象。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其生发的问题更是社会衍生的问题,考研热潮何去何从需要高校、市场、政府的共同努力与协同调控。
4.考研能“热”、成长不能“冷”
考研是一段写满孤独与拼搏的历史,赵晴晴从不甘平庸的考研人、自律刻苦的备考中品悟了天道酬勤的追求、拒绝自怜的意志,在夹缝中汲取萌生的力量、生出翱翔的翅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她认为考研人更要从过程中汲取养分,在冷静中看到价值,在沉稳奋发中谋求成长。考研不应完全以结果为导向,更不能因失利而全盘否定所有努力,在对考研的态度上,张欢欢认为“考研只是人生道路上的其中一种选择,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塑造健全人格、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是人终其一生的课题。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人生的不确定性,“不知道往哪儿去的时候,往前走就是了,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去做就是了。”考研也是如此,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时候,跟着大家的步伐走,并不一定是最坏的选择,“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
五、展望:为“热”赋能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考研热潮现象作为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产物,是多元主体价值取向的结果,需要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求实务实的决心、稳步提质的行动,迎“热”而上。
图7 子话题“展望:为‘热’赋能”
1.迎“热”而上也要适度降温
盈满则亏、物极必反。应对考研热潮的持续升温,徐淼认为要采取措施为其降降温:首先,本科院校不应以学历为导向办学;其次,用人单位不以学历论人。最后,个人提升知识水平与学术能力。只有多元主体共同助力降温,才能更好让“热潮”散发有利于时代进步的光热。政府作为发挥调控作用的主体,刘潇华认为其需将一部分的现实需求平摊到专业性硕士上,而学术型硕士有必要承担一部分科研任务。“大学要有服务导向,更要有职业导向”。陈怡然认为专业设置与学科布局上不能与就业市场脱节,大学要做好学生从毕业走向社会的“衔接板”。
2.迎“热”而上还需添薪加料
(1)重塑选拔机制创新需要配套措施
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机制,如何科学公平筛选最合适的人才一直是教育领域孜孜探求的问题,为破除“一考定终生”的生硬刻板思路,我国正积极探索着更为灵活人性的招考制度。“建议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为申请审核制”,彭悦分享了两会期间的研究生招考制度提案并给出了个人观点。她认为公平是选拔考试机制的最根本遵循,而最大程度的公平就是要防止权力钻空子,以防堵塞人才上升之道,该创新选拔方式还需综合研判后谨慎定夺。张欢欢认为提案的招考模式有悖于“破五唯”的精神内涵,在相关政策导引尚不明确、配套措施尚不完备的情况下,推行申请考核制的招考模式。
(2)考研选拔机制要发挥“试金石”、“指挥棒”作用
重视综合能力与实践水平已越来越成为高校研究生招考筛选的倾向。“研究生复试有逆袭才正常”,赵晴晴分享了“北京协和医院硕士研究生复试331分逆袭390分”的新闻及网友群众对这一事件的态度,认为高校“不唯分数论人才”的举动是客观明智的。初试的必要性在于对考生基本知识结构的考察,而复试不仅要发挥检验考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重要作用,更要引导当下受教育者积极投身实践活动,更多地关注自身全面发展与道德提升。
3.迎“热”而上更要稳扎稳打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秦煜萱指出研究生教育更需抓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建构更加包容开放的全纳高等教育体系;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协调融合发展的高教结构;为弥补中西部薄弱地区的发展,要建构均衡高等教育区域布局,进而实现非一致化的特色教育。同时,她认为研究生教育要注重产教融合,促进所学与专业接轨,更好服务社会需要。
六、总结
余小波老师结合本院刚刚结束的硕士研究生复试,也谈了自己对今天沙龙主题的看法。他说,近几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明显的趋热,这恐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几年本院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就是如此,而且,这几年学院的研究生招录还呈现出推免生比例较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招录增多和录取的学生素质普遍较高等特征。如何看待近几年研究生招录热?原因是什么?余老师认为,同学们刚才的分析己经很全面了,需要强调的是,一种教育现象的出现,背后必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人口等关系密切,受其影响和制约。具体地说,激烈的社会就业压力是外因,而当代青年人追求个人更好的发展是其内因。外因是压力,内因是动力,两相叠加共同助推近些年考研热的形成。讨论中有同学提出硕士生的招录也可借鉴目前博士生招录的申请审核制,余老师持不同意见,他认为硕士博士在层次规格数量要求等方面都不一样,在招录上恐怕不能简单的比照借鉴,对于量大面广的硕士生招录,还是需要保持其国家考试的基本属性,还是需要有相对客观的标准,这样才有利于维持基本的教育公平。社会也有人认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过快,培养的人太多,造成了所谓人才资源的浪费,余老师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尽管现在社会上有研究生应聘城管员的典型个案,但从总体来看,我们这个社会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现在的问题主要是结构不匹配的矛盾,无论什么时候,青年人热心向学总是一件好事,考研热潮对推进社会向学风尚的养成,国民素质的提升都大有益处,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
图8 湘水余波2022学年第四期沙龙合影留念
提升学习层次作为顺应国家创新发展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于国家发展而言,是转型时期的必然、国际竞争的必需;于社会进步而言,是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途径;于个体而言,是提升自我价值、追求自我实现的通道。事实上,推动考热潮的还有父母“学而优则仕”的期待、朋友同学的鼓励支持、用人单位的学历倾向等。然而,考研人本身应当对研究生这一选项持有清醒理智的态度。不管是考研、考编、考公,还是找工作,就像罗翔老师说的这段话一样,“你最重要的是做你觉得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你听不到内心对你的抱怨,多年以后你能够看得起现在的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是人生中必须要慢慢明白的事情。考研不是人生选择题的必选项,不会决定我们的人生好坏,决定你的是你是否愿意为你的热爱、你的理想而勇敢、努力、坚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