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国家队出场是审查撤稿和科研不端行为的解决方案吗?

已有 597 次阅读 2024-6-6 15:5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24年2月初,Nature 报道了一篇题为:China conducts first nationwide review of retractions and research misconduct 的新闻,文章中指出,中国政府要求各个大学必须申报所有的论文撤稿行为,并对其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展开调查。结果尚待公布,但此类国家监督方案的做法可能将有助于减少科研不端行为。

每年都有大量论文因无心之失或科研不端行为而从学术期刊撤稿。据统计,在2023年,大部分撤稿来自Wiley出版社的子公司Hindawi(Wiley目前已取消此品牌)。我国教育部科技信息化司于2023年11月20日发布的通知指出,这些撤稿,以及其他期刊的撤稿,对我国的学术声誉和学术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Nature报道,在2023年一年时间里,所有出版商发布了近14000份撤稿声明,这一数量创下了新纪录,这些撤稿中约四分之三涉及中国学者。其中,仅Hindawi就有超过9600篇论文被撤稿,其中约8200篇被撤稿论文来自中国学者。分析显示,在过去二十年里,论文撤稿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俄罗斯和中国。我们国家排名第四。

数据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3974-8

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发布通知要求

 公布过去3年间中英文期刊中已列名和未列名的撤稿记录;

提供撤稿原因,例如不端行为(如图片篡改)或无心之失;

对有不端行为或未能公布撤稿的相关人员作出处罚(如减薪、取消奖金、降职或暂停拨款申请)。

正如 Mallapaty 所报告的那样,此次审查被认为是首次以如此规模开展的国家审查,与之前的工作相比,目标更明确,

范围也更广。

审查的时限

Mallapaty 还指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在严格的时限内完成审查,对此做法意见不一。一部分人认为,紧迫的截止期限也许能确保高校努力按时完成审查,而其他人则认为,这可能导致高校仅提交初步报告。

审查的影响

尽管教育部的下一步行动尚不明确,但有建议认为,与现有的在线撤稿通知一同公布撤稿原因可能也有所帮助。年度审查还可以确保高校监督科研诚信。

科学与创新政策研究员LI TANG说:“培养科研诚信需要时间,但中国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翻译整理:Skyler

校对:HB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7871-1437146.html

上一篇:【AMM原创研究】AND7/TRAIL联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
下一篇:【AMM最新综述】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角度看天然产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收藏 IP: 180.106.20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