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扒一扒审稿人的现状和出版后同行评审

已有 10353 次阅读 2019-5-29 09:26 |个人分类:同行评审|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同行评审, 审稿人, 出版

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审稿人的现状和出版后同行评审,望给广大科研人员和审稿人作为借鉴,对于本文部分的参考文献也在此表示感谢。(回顾之前的同行评审专题之如何成为优秀的审稿人


为什么审稿人一般不付费?国内现状如何?

如今,出版社建立了一种盈利至上的商业模式:科学家们由政府资助开展实验项目,随后撰写论文并免费提供给出版商,出版商付钱给科学编辑,让他们判断作品是否值得发表并检查语法,但科学编辑最艰巨的任务事实上是评估论文的科学有效性,这被称为同行评议的过程却是由科学家们志愿完成的。

当论文出版后,出版社再将论文卖回给政府资助的机构和各大高校,供研究人员们阅读。同时,出版社还会将每个领域最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封闭在一堵“付费墙”后,要求研究人员以及各大高校付费查阅。

直接支付同行评审费用有其自身的缺陷,主要是给一个许多人认为已经太昂贵的系统增加了大量成本。审稿人应该付多少钱?

现在很多期刊、项目评审、各个大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上都推行同行评审,有的还采用匿名评审制度。设置这个制度的初衷应该说很好,严格执行的话可以有效地保证论文评审、项目评估和研究生的质量。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牵制,使得同行评审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效果堪忧,有的甚至形同虚设。例如,由于有效同行评审的缺失,导致近年来许多毫无创新价值的垃圾文章、抄袭剽窃的文章、造假的文章等通过学术期刊发表出来,泛滥到学术界,造成资源浪费和极坏的影响。

如今学术界最常见的建议是:

1) 同行评审应该明确地包含在研究人员的工作要求中。

2) 同行评审人专家的服务应该得到报酬。

这就意味着审稿人大多都是无偿服务

为什么会这样?付费给同行评审人员将意味着对开放获取期刊更高的文章处理费(APC)价格或更高的文章订阅费。

各个大型商业出版商有可能将这些增加的成本计入其可观的利润率,并保持成本不变。但对于大多数非营利和独立出版商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的利润率要低得多。

我们知道同行评审很重要,我们也知道应该为它的辛勤工作给予某种荣誉。我们看到许多公司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将同行评审货币化,但似乎都失败了。

如何选择审稿人

不少期刊都要求填写推荐的审稿人或者不愿意哪些审稿人审稿,通常会要求作者推荐3-5个审稿人,如果期刊没有找到合适的审稿人,可能会选择作者提供的审稿人。

期刊对推荐审稿人可能会有要求,比如不能和作者来自同一研究机构,不能都是和作者来自同一国家等等。期刊不会要求必填希望避开的审稿人,所以如果没有特别不希望遇到的审稿人(比如学术观点和作者的相反,因而可能不会公正地评价作者的文章的同行),不建议填写这一项。

在此给大家介绍几种挑选推荐审稿人的方法:

利用数据库检索和您研究相关的文章作者根据自己文章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挑选近3年发表文章的作者相关期刊编委或学术会议的主席、委员询问比较熟识的一些同行作者。

如何回复审稿人

大部分期刊在评估待发表文章是会有很多的标准分类。这些分类包括:“接收”、“小修、“大修”、“修改并重新提交(也被称为除非修改否则将被拒稿)”和“拒稿”。我们都想要的结果是“接收并发表”,但是在首次提交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少见,往往需要重复两到三次修改后才可以。“小修”或者“有条件的接收”一般会在首次提交或者重新提交之后发生,这意味着这篇文章非常接近于适合发表,但是仍然需要一些很小的修改或者补充。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将有至少一次的重新提交审稿的机会,所以尽可能的使稿件完善,建议在重新提交的文章中包含一封说明信和修改的提纲。

审稿人的建议通常是改进论文质量的绝佳机会。正确地处理这些建议,即使这家期刊未获发表,至少也会提高论文在其它期刊发表的机会。

出版后同行评审

1 一篇论文通过评审从而最终发表,这并不意味着研究应该停止。

ScienceOpen平台5500万篇文章都乐意进行出版后同行评审。文章评论类似于书评,以作者的名义发表,后续可以用来为读者提供研究方向的指导和评价。同行评议作为专家之间的公开对话,积极地将研究纳入正在进行的科学讨论中,并帮助研究人员对特定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发表前同行评审跟发表后同行评审有何不同呢?几项主要差别如下:

验证:在发表前的同行评审,会有2到3位与作者同领域的同行来评审研究,他们能找出研究可信度存在的细节问题的机会不大,而发表后的同行评审是有全科研界来评审研究。

透明度:传统的同行评审极度神秘且只有少数被选中的同行参与其中,发表后的同行评审不若传统机制是开放给所有想要验证已发表研究的人,研究人员甚至可以直接公开发表自己对于研究的意见,或是透过间接的方式如联系期刊、直接联系作者或以匿名方式公开发表意见。

交流:传统的同行评审是由期刊编辑、同行审稿人和作者三方进行意见交换,发表后同行评审则是有整个同行专家一同参与,在这种情况下,专家的意见需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才能引起注意与讨论,而发表前的同行评审则是不论凝聚力如何,直接依赖评审判决。

今日的在线发表时代,分享自己对发表的研究的看法变得很简单,领域里的专家们可以引用论文然后在自己的博客里表达他们的看法,不过问题是作者本身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研究被他人讨论,因为发表版本与博文间并没有连结。不过一些第三方单位重新设计了发表后同行评审。

一些可用的平台如下:

1. PubPeer:允许用户评论绝大部分有DOI的论文,但该网站和出版商的网页是分开的。

2. PubMed Commons:该平台建置在PubMed上使用评论,目前处于测试阶段,PubMed Commons邀请PubMed文章的作者参与并对论文发表评论,评审为非匿名机制。

3. Open Review:由学术社交平台ResearchGate所建置的工具,鼓励作者对在平台上的发表论文进行公开评论,该工具结合制度化反馈机制与评论功能。

尽管有这些能有效对已发表研究发表评论的新领域,并不是所有科研界的人都想用,背后有几个原因。有些作者不想让自己的同行因为自己的批判感到挫败,所以并不是很积极地提供自己的看法。有趣的是,有些作者并不是很接受自己的研究被公开评论,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害怕成为专业妒忌或偏见的受害者。

3 许多人理解出版后同行评审就是在文章发表后出现的评论或最多是以编辑部来信的方式对某一篇文章的看法。 这种评论并没有增加太多价值,不能取代传统的同行评审。

真正的出版后同行评审,恰恰如同现在流行的同行评审所要取得的效果一样,即科学研究被吸收到知识体系中的过程。读者决定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否重要,是否值得新的验证和进一步研究,或者像大多数文章一样,只是灌水而已。

一些出版后同行评审很正式,并已系统化,如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Faculty of a 1000, Journalwatch。

4 一个合格的出版后同行评审系统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审稿人需要递交申请,由编辑审核后批准成为出版后同行审稿人;

审稿人可实名可匿名,取决于评论的内容审稿人自愿;

出版后同行评审与读者评论或致编辑的信件必须有明显的区别,两者都有一席之地,但在技术上并不相同。

结语

传统同行评审制度固有的缺陷日益凸显,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中随处可以看到审稿人抱怨同行评审工作占据了他们大量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并且同行评审工作没有得到认可,这些因素导致大多数审稿人拒绝审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外学术界建议转变同行评审模式,提出开放式同行评审的理念和方法,但各期刊开放同行评审的程度大不相同 。《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最早尝试开放同行评审模式,它采取的开放方式是向作者公开评审者的姓名。随后英国医学委员会(British MedicalCouncil,BMC) 所 属 期 刊、《大 气 化 学 与 物 理》(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ACP )、PeerJ等纷纷采取不同开放程度的开放同行评审模式 。我国《心理学报》也率先改变评审模式,将评审结果向公众开放 。除了一些出版机构改变经营策略实行开放同行评审外,国际大型数据库也顺势开发转变同行评审模式的信息管理平台。

通过将同行评审转化为可量化的贡献,例如通过Publons,在科研资金申请的审核过程中,申请人既往的同行评审和学术期刊评论工作权重可以大大提高。这样一来相关工作将会成为科研工作者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大大增加他们进行同行评审和学术期刊评论工作的意愿,推动学术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发表后同行评审也是另一种趋势,值得探讨。

现状是:尽管同行评审存在不足,但仍然是目前行之有效并被广泛采用的办法。未来的同行评审模式或许还是会改变,但其改进方向应该都离不开提高透明度和效率

—END—

参考文献:

https://www.editage.cn/insights/600.html

http://blogs.bmj.com/bmj/2011/04/06/richard-smith-what-is-post-publication-peer-review/

https://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12/03/26/the-problems-with-calling-comments-post-publication-peer-review/

同行评审制度的发展历史和科学家的思考 童国梁/文

《地理学报》第72卷第9期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7871-1181774.html

上一篇:ScienceOpen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增强中国研究影响力
下一篇:HighWire的Rejected Article Tracker(被拒绝文章追踪器)获得了美国专利
收藏 IP: 112.86.54.*| 热度|

4 杨金波 王从彦 冯兆东 崔伟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