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ei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efei

博文

我们什么时候成了不尚武的民族了?

已有 4568 次阅读 2012-1-25 01:44 |个人分类:我的看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传统, 复古, 尚武, 好铁不打钉, 好男不当兵

     我想一个民族是否尚武,其民众对当兵的态度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在中央台的《新春走基层》栏目中,看到了很多驻边军队、军属春节探望驻岛官兵、军人归家的画面,当时感动的眼眶都有些湿。这些可以反映出国家社会对军人的关心,参军光荣。
    而在一些关于民国时期的影视剧里,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是“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反映出对当兵的鄙视。在网上搜了搜,居然看到这么句话,“"蒋百里在对日专著(国防论)中率先指出,'中国不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中国人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传统.".....”。
    在网上搜了半天,也没找到关于这句谚语的准确起源。但以我肤浅的历史知识判断,这句话肯定不是自“古”就有的。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其目的就在于在整个秦国建立以“农”、“战”为荣的体系,使秦国变成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当时的秦国人肯定也是认为参军光荣的。早一些,在春秋齐桓公九会诸侯时,少不了强大武力的展示,“千乘之国”这个词就是当时大国强国的写照,很难想像那时候社会会有对当兵的鄙视。晚一些,汉唐军队强横绝世,横扫周边,很难想象一个“好男不当兵”的社会能产生这样强大的军队。相反,在唐诗中的边塞诗中,我们能看到的是参军报国的热忱。
    既然历史上我们曾是一个尚武的民族,那么这句谚语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或者说我们什么时候变成一个不尚武的民族了呢?看网络上的解释,简单地说,一是源于部分军队对百姓的欺压,兵匪一家,共同为患,像民国那样军阀混战的年代;二是源于历史上蛮族建立的王朝对汉族的弱民宣传,像清朝。
    个人认为,从民族的角度想,历史上的每次蛮族入侵,总会大量屠杀汉人,像汉魏之后五胡乱华之时,元朝蒙古人对待据城坚守的手段就是破城后屠城,清朝时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而在他们建立政权后,为统治地域广大的国家,因为本族人口少,必然要招募汉人军队,也就是“伪军”,这时你说亲人刚被屠杀过的百姓会为新朝廷卖命吗?有些血性的人都不会去当兵的。去当兵的也就是在生活无着的人、在本地混不下去的人,当然也有那些真汉奸,这时普通百姓对当兵的鄙视也就顺理成章了。只想着勤勤劳劳讨个小日子的日子久了,也就变成个不尚武的民族了。
    
    虽然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反映了这句谚语真正的起源,但从春秋看到近代,我们民族的传统(包括是否尚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传统也随时代而变,它可能会从一个极端变到另一个极端,无论你想恢复什么样的传统,可能都能在历史上找到依据,那么我们在复古(恢复传统)的时候,应该想想我们要恢复什么样的传统,是否恢复的判据应该是是否符合当下实际,是否有时代意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097-531462.html

上一篇:有什么办法可以加速放射性核素的衰变?
下一篇:柳州镉污染治理中的隐忧
收藏 IP: 114.82.2.*| 热度|

5 曾新林 陈安 刘洋 张骥 施泽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