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rong071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rong0718

博文

唐代长安的橘子

已有 617 次阅读 2024-12-15 13:2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春秋时期便已经有这样的常识。

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候,也都是如此。因为气候水土的限制,橘子只能生长于淮水之南。

今人总结,橘子适宜生长在12-37℃,年日照时数在1200-2200小时,年降水量1000毫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地方的亚热带、热带地区。这个纬度最北端,大致也是淮河流域的纬度最北端(北纬36度)。基本上仍然可以说一句“橘生淮南”。

然而在唐代,情形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早在隋代,诗人李孝真《园中杂咏橘树》一诗中,提到了隋代都城大兴(即西安)御苑中的橘树:”嘉树出巫阴,分根徙上林。白华如散雪,朱实似悬金。布影临丹地,飞香度玉岑。自有凌冬质,能守岁寒心。“

这”后皇嘉树“,本出于巫山之北——山之南水之北称为阳,山之北水之南称为阴。 移植于御苑——汉武帝建上林苑,后世遂以上林代指御苑。隋代都城为大兴,即今天的西安,唐代的长安。这首诗吟咏的便是禁宫御苑园中的橘树。 这橘树开花之时,洁白如雪,结果之时,朱红耀眼,有如悬挂在枝头的黄金。 树影婆娑,映照着禁宫丹墀(chí)——丹墀指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及台阶上的空地,也指官府或祠庙的台阶。 风过之处,将橘树与橘子的清香送过那白雪皑皑如玉一般的远山——这雪山应该就是大兴也即西安城外的终南山。 橘树经冬不凋,在严寒之中,也能守住本心本性——结尾一句,由状物到言志,赞颂橘树不畏严寒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也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傲岸不屈人格的仰慕。 这首诗并不出名,不过在律诗远未成熟的隋代,也算是一首挺不错的五言律诗了。 读完之后,难免又生出一个疑问:隋代御苑里的橘树是可以正常开花结果的,这是因为隋代的气候已经很温暖、所以橘子的生长线北移了?还是说,这橘子徒有其色香形而无其味? 毕竟诗人没写这橘子是什么味道,也不知是因为这御苑橘他只能欣赏不能品尝,还是因为味道不佳不宜入诗?

武则天、唐中宗时期的文坛领袖李峤,有一首《橘》,同样写到了上林苑的橘树:”愿辞湘水曲,长茂上林园。“——橘树远离了潇湘故地,来到这皇家园林,但愿你长久地荣华茂盛于此。

不过这首诗中,也并没有写明,移栽到上林苑的橘树有没有开花结果,只说它生长于此。

《太真外传》里说,唐玄宗在蓬莱宫里种了橘树,但是也没有说这橘树是否长出了橘子,而只是欣赏这橘树的芳姿,也并未违背“南橘北枳”的常识。

让我们再翻一翻唐人的诗文。

唐武宗(840-846年在位)时的名相李德裕,写过一篇《瑞橘赋》,开篇说:”清霜始降,上命中使赐宰臣等朱橘各三枚,盖灵囿之所植也。“ 霜降时节,皇帝差内侍赐给宰相们各三颗朱红的橘子,这是御苑里种植的橘子——灵囿( yòu),原指周文王苑囿名,泛指帝王畜养动物的园林,这里显然指的就是御苑,也即皇家园林。 此时已是中晚唐,长安城里的御苑之中,仍然能够生长橘子,橘子的品质想必还不错,才会被皇帝赐给宰相们。 李德裕说,古人都说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曹操在淮水之北的邺城铜雀台种植橘树,这橘树既不开花也不结果,但是今日长安御苑中的橘树却开花结果了。 他或许是不知道这是气候变迁的结果——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寒冷期,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温暖期。 也或许只是为了吹捧一下皇帝与大唐王朝。 于是将长安御苑里橘树的开花结果,归因于上天对大唐与皇帝的偏爱,所以降下祥瑞与吉兆。然后他写下了这篇《瑞橘赋》,结尾是:”庶不朽于雪霜,永酬恩于天地。“表示自己要像不畏霜雪的橘树那样坚贞不屈,要永远记得报答天地(也即天子)的恩德。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气候温暖期,四川成都能够生长荔枝,青藏高原的粮食生产能够供应千万人口。 长安城里上林苑中的橘子,成为了这个温暖期的又一明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45606-1464398.html

上一篇:这里的“橘洲”应该就是今天的“橘子洲”吧?
下一篇:张籍:伯乐与千里马(1)
收藏 IP: 122.205.82.*| 热度|

7 郑永军 王涛 杨卫东 尤明庆 王从彦 史晓雷 孙南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