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四青年节刚过,燥热的夏天便立。博士后不知还算不算青年,反正博士后圈是又热又燥。‘知屋漏者在宇下’作为一个刚进圈的人,感谢颇多。
也许是大势所趋,博士后这种生物在我毕业的这两三年里在国内突然流行起来。原因很复杂,只说一条,为了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想要迅速发展繁荣起来,绝缺不了规模庞大且流动有序的博士后群体,这一点看世界科技发展历史便知。以博士后为主的专职科研岗位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正形成一股磅礴的力量。
然而如何引导这股磅礴的力量,使之健康有序发展,渐渐变成了一个重要课题。也许是学习了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目前对博后的引导主要是通过‘设立博后专项基金’的方式(基金制),让博后们去积极申请。这个方法已经在国家层面和省市层面开始慢慢落实起来。新入职的博后可以申请国家层面的‘青年基金’、‘博新计划’、‘博士后站前资助’、‘博士后站中资助’、‘博士后面上’和各种中外合作项目。对此我仅仅是粗略了解,文件很多,申请时需要填写的内容大同小异,却都是异常繁复。作为一个博后,在平日的工作之余还需要不断关注这些项目,生怕漏了一个,搞得人战战兢兢,难以心平气和地搞科研。各省市层面的资助也不能错过,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同,不同地区对博后的资助大不相同。但相同的有一点,都是需要博后自己关注自己申请,且操作复杂。
博后圈之热,在于为了科技更好发展,必须让它热起来;博后圈之燥,却来自于这些引导的基金项目,让大家变得躁动不安。本来选择博后这条路的博士,都有一定的觉悟了。希望有一个殷实平静的环境专心搞科研。但是目前看来,这些炫目繁复的基金项目把博后们搞得很慌张。申中的喜悦,不中的失望。就像原本平静的池塘,投入了繁复的鱼食,一下子整个池塘躁动起来了。这不是一种好的感觉,不是一个有利于科研的环境。
根据数据显示,现在全国和各地区对博后的资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样我觉得,倒不如不搞‘基金制’这样容易引起躁动的引导机制,而是把总预算平均给每个博后,搞‘平均制’。也许有人说‘平均制’类似于大锅饭,容易让人懒惰。但是对于博后群体,大部分人是有学术理想的,不会因为干多干少一样而懈怠。大部分博后更关注未来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博后大多都选去干博后而不是去做普通高校的讲师的原因。
随着基金越来越多,‘基金制’似乎也考虑到了不能让少数人中多数基金,采取了一些基金申请互斥的策略。这样其实是‘基金制’向‘平均制’的倾向。‘基金制’虽然会激励优秀的博后,但是其导致的搅乱整个圈子、占用申请者大量精力的问题更大。把博后圈搞得贫富差距太大只能是造成更多矛盾和躁动。况且对于优秀与否的衡量,更是一时的,两篇文章的就一定比一篇文章的有潜力?很难保证获得支持者后续的潜力。科研的事情,很多都难以衡量和预算。所以我觉得对博后的引导,采用‘平均制’更好。
‘平均制’的好处还体现在解放评审者的负担。每个博后平均获取国家和地区的资助,用于科研和生活。这样整个博后圈子就能重回平静,也是增加了博后的待遇,让大家能够更容易地专注科研,也更符合中国特色,这一点没必要学欧美。同时分配起来也没有那么麻烦了,可以解放大量科研教育界的人力物力。把这些人力物力用于科研不香吗?这样对于博后科研有很大好处,会给浮躁的博后圈更多的平静与充实,让每个博后都感到闲适。
作为一个入站不久的博后,私认为‘平均制’比‘基金制’好。但是从国家、地区、社会、学校、教师等角度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