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参加学院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监考,注意到翻译题很有特色,尤其是汉译英的那篇短文。很短,200字左右。但是蕴含了很深的人生哲理。
原题是这样的:
朋友关系的存续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容不得半点强求、干涉和控制。彼此之间,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合、则交,反之,则离、则绝。朋友之间再熟悉、再亲密,也不能随便过头、不恭不敬,这样,默契和平衡将被打破,友好关系将不复存在。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私密空间,朋友之间过于随便,就容易侵入这片禁区,从而引起冲突,造成隔阂。待友不敬,有时或许只是一件小事,却可能已埋下了破坏性的种子。维持朋友亲密关系的最好办法是往来有节,互不干涉,久而敬之才能天长地久。
利用午休时间,上网搜索了一下,才发现这篇短文的出处如下:
这篇文章是《解放日报》连载的由刘清海(编著)的《听南怀瑾讲述99个人生道理》内容之一。详细情况请看:
http://epaper.jfdaily.com/jfdaily/html/2008-06/09/content_137821.htm
解放日报 第6257期(责任编辑:徐民;执行编辑:任持平;Email:zhaohua@jfdaily.com)
无标题
交友之道与豪猪哲学
交友之道与豪猪哲学有什么关系?简而言之,南先生曾借助孔子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距离。“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天下的女人都恨死了孔子这句话。南先生说,其实,孔子说的不仅仅是女人,还包括小人,而世界上的男人,够得上资格免于“小人”罪名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因此,圣贤这一句话,虽然表面上骂尽了天下的女人,但又有几个男人不在被骂之列呢?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明智之人在交往之中懂得保持距离的智慧。孔子就非常佩服春秋时期的晏子对于交朋友的态度,晏子不轻易与人交朋友,但如果交了一个朋友,就会全始全终。南先生进而点明,对于我们来说,每个人都有朋友,但全始全终的很少,新朋友在增加,老朋友却在流失,正所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然而,这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对朋友却能全始全终,南先生指出,晏子让友情地久天长的要诀就在于“久而敬之”,交情越久,他对人越恭敬有礼,别人对他也越敬重。这四个字说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一般来说,关系亲密的朋友,言谈举止都更为随便,就好比人们心情不好时总爱对亲密的人发脾气一样。但一时的口不择言,有时会变成永远的伤疤。因此,交友之道,便在于“久而敬之”。
朋友关系的存续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容不得半点强求、干涉和控制。彼此之间,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合、则交,反之,则离、则绝。朋友之间再熟悉、再亲密,也不能随便过头、不恭不敬,这样,默契和平衡将被打破,友好关系将不复存在。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私密空间,朋友之间过于随便,就容易侵入这片禁区,从而引起冲突,造成隔阂。待友不敬,有时或许只是一件小事,却可能已埋下了破坏性的种子。维持朋友亲密关系的最好办法是往来有节,互不干涉,久而敬之才能天长地久。
孔子还曾告诫弟子子贡“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南先生结合实际对这句话作了通俗的解释。以上下级为例,当上司有了不对的地方,你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对于一个问题,说的次数多了,虽说是对公司与上级有益,有时也会招致上司的反感。对朋友也是一样,朋友有不对的地方,听不进你的建议,如果你劝告的次数过多,朋友反而还会与你慢慢疏远,甚至变成冤家。
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朋友的过错要及时指出,“忠告而善道之”,尽心劝勉他,让他改正错误,但实在没有办法时,“不可则止”,就不要再勉强了。自古忠言逆耳,假如忠谏过分了,朋友的交情就没有了,尤其是共事业的朋友。
豪猪生长在非洲,身上的毛硬而尖。冬天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它们就聚在一起,互相依靠,借彼此的身体取暖。但是当它们靠近时,身上的毛尖会刺痛对方使它们立刻分开,分开后因为寒冷它们又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因为被刺痛又分开,这样反复数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彼此间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其实,豪猪的距离对于友情同样适用,过于亲近,有时会被刺伤,过于疏远,又感受不到友情的温暖,只有把握好相处的距离,才能让友谊之树常青。
迁令劝成,人最常犯的两个错误
人生在世,有两种错误在所难免,一为迁令,一为劝成。
南先生说,迁令与劝成是人生必须规避的两个常犯的错误。何谓“迁令”,南先生举了身边的小事来说明这个道理,比如说,他让人帮他拿一本书,这只是区区小事,举手之劳而已,结果对方却吩咐第三者去做:某某人,老师让你帮他拿一本书。推脱责任,推托一切,就叫“迁令”,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做人要做到“不迁令”,就不要推托一切,该自己去做的就去完成,不能让别人代劳。
“劝成”,是指勉强别人成功,对别人过度地要求,虽然本意是好的,但是往往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南先生说,自己当主管不能“劝成”,成就好的事情,不是一时做得到的。如果弄错的话,想改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做人做事都需要慎重地考虑。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让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望着他说: “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把自己当成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便不会将自己应做的事推到他人的身上;把别人当成自己,就能够真正理解他人所求所想,不会勉强他人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把别人当成别人,就会尊重每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把自己当成自己,则是将自己放在一个独立的天地中,做一个大写的人。
用一生的经历去体味这四句话的深意,时刻提醒自己莫犯迁令劝成的错误。
以上是全文。
值得推荐。
有时间,我再把它翻译成英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