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近代力学事业有四位奠基人——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他们都曾拥有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除了郭永怀先生英年早逝以外,另外三位的婚姻都持续了61年,这难道是冥冥中的巧合么?钱、钱、郭的婚姻爱情故事已经发布(见链接),周培源的婚姻爱情故事也很精彩,迟迟未动笔写出来的原因是未掌握足够的资料,近日,我家李老师为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些相关文章,足可敷衍成文了。下面就是故事梗概。
两情相悦恩爱终生的周培源-王蒂瀓伉俪
•英俊小生• 周培源(1902~1993),江苏宜兴人,1919年入清华学堂,1924年赴美国留学,在美国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还拿到了加州理工学院的最高荣誉奖,而后又到欧洲游学,遍访海森伯等名家,1929年9月回国,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周培源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天庭高阔,鼻梁挺直,剑眉星目,颇有燕赵之士气概(尽管他是南方人)。
•绝色才女• 王蒂瀓(1910~2009),吉林扶余人,出生于一个贫困而重视教育的家庭,17岁那年以官费进入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就读于英文系,并深谙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学,以出众的容貌和才华成为“校花”。她待人亲切,为人和善。对于她的美貌,有著名作家曹禺的话为证,他曾对周培源的小女儿如苹说:“当年,你妈妈可真是个美人,你爸爸也真叫潇洒。那时,只要他们出门,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就追着看。”
•一见钟情• 1930年的一天,周培源到朋友刘孝锦家做客,而刘孝锦正是王蒂瀓的师姐,她笑眯眯地对周说:“你年轻有为,前途光明,只是万物具备,只欠东风。”周培源何等聪明,立即听出了她的话外音,笑道:“清华的女生少,物理系的女生更少,美国大学里学物理的中国女生简直稀有,哪里有人瞧得上我。”刘孝锦心里明白,他主要是因为潜心学业,才耽搁了终身大事。于是告诉他,她所在的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可是秀色满园,要不要给介绍一位?说着拿出一沓同学的相片来,周一张张翻阅起来,突然定格,指着一张照片说:“就是她了。”这个“她”就是王蒂瀓。
刘孝锦有心成人之美,很快安排便宴让他俩相识,两人如期赴约,王蒂澂一身淡雅衣裙,轻轻入座,周培源坐在她身侧,近在咫尺,暗中端详。她纤瘦细巧,瓜子脸,柳叶眉,细长秀眼,透出万种风情。周培源对她殷勤有加。才子佳人,彼此一见倾心,此后约会不断,两人交往了两年,爱情瓜熟蒂落。
•情投意合• 1932年6月18日,他和她在北平的欧美同学会结婚,清华校长梅贻琦亲自主持婚礼。婚礼伊始,有个好玩的插曲。证婚人梅贻琦先生向大家微微鞠躬后宣布:“今天是王蒂瀓先生和周培源女士的结婚典礼,呃呃,不是,是周培源先生和王蒂瀓女士的结婚典礼……。”全场哄堂大笑。婚礼上的金童玉女令在场者羡煞!事后,新郎新娘对这段插曲有不同评论,新郎认为梅校长“老糊涂”了:“这么严肃认真的场合,怎么可以这样糊涂呢?”,而新娘则认为这正是梅先生的“幽默”,从中可见二人的性格的差异和互补。
婚后,王蒂澂到清华附中教书,爱巢筑在清华新南院。新南院是三十栋新盖的西式小楼,建筑精美,设备完备,还配有新式电话和热水管道。周培源夫妇和闻一多、俞平伯、陈岱孙等著名教授居住于此,整个新南院洋溢着和谐的气息。
这对伉俪感情甚笃,晚饭后,总是携手出门散步。夕阳下,他们并肩而行的身影,亦是清华园的一道绝佳风景。
婚后的三年里,两个可爱的女儿如枚和如雁降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战胜死神• 乐极生悲,婚后三年多,王蒂瀓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当时,还没有雷米封之类的特效药,得了肺结核几近罹患绝症。为了避免传染,周培源把爱妻送到香山眼镜湖畔的疗养院,休养了整整一年。周培源延请了北平最好的医生为王蒂瀓治疗。
在此期间,他除了教学和科研,还要照顾两个幼女,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可是,他从来没有耽误过每周一次的探病。从清华园到香山,当时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土路相连,他骑着自行车,往返五十里,风雨无阻。可惜探视有时间限制,周培源去后迟迟舍不得离去,被护士“驱逐”出门后,便悄悄来到病房的窗口,爬上窗台。王蒂瀓躺在病榻上,看到他隔窗在向她挥手,两只手上沾满了灰尘。怕被护士发现,他不敢出声,比划着说:好好养病,见她听懂了,他笑得像孩子一样灿烂。她哭了,埋下头,眼泪打湿了枕巾。
她在香山疗养了一年,居然奇迹般地痊愈了。爱神战胜了死神。
第二年,他前往普林斯顿大学进修,在美国待了一年。彼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美国国内急需科技人员,他们一家收到移民局的正式邀请,只要他肯留下来,美国政府可以给予他们全家永久居留权。对此,他一笑置之。
•骏马骑士• 他们如期归国,国内已弥漫着抗日战争的硝烟。周培源携全家随清华南迁,来到了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继续担任教授,从事流体力学研究。
一开始他们居住在昆明大观楼附近,不久,日军的飞机开始密集轰炸昆明,他们一家只得搬到西山龙门脚滇池边的山邑村。不久,他们有了第三个女儿如玲。
王蒂澂身体不太好,他便承揽了照管孩子的任务。初生的女儿如玲作息昼夜颠倒,为了哄她睡觉,他不厌其烦地抱着她,在屋里来回走上几个小时。哄睡了女儿,他才能腾出手来备课。有时候,王蒂瀓一觉醒来,见他还在油灯下刻着蜡纸。学校缺少教材,他就自刻蜡纸,油印讲义发给学生。他瘦了许多,凝神专注的样子让她觉得鼻头发酸,于是,她披衣起床,给他端一杯热水。这杯热水本该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鳝鱼面,因为他是无锡人(宜兴县隶属于无锡市),最爱吃这个,或者至少也应该是一杯茶吧,可是,那时他们太穷了,什么也没有。寒风吹着薄薄的窗纸,哗哗作响。孩子们都沉睡了。他握着那杯水,抬头对她笑,她也笑。
有一天,他兴冲冲地跑进屋里,拉起正在做饭的她就往外跑。她稀里糊涂地跟着他,到了院子外才发现,栏柱上拴着一匹油亮的大马。他得意地告诉她,那匹马是他买回来的,他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华龙”。她头一次听说马也有名字,不过,老实说,他那名字起得真不错,很配这匹漂亮健壮的马。
她又好笑又疑惑:“你买匹马做什么?”他拍拍马背:“骑呀!我可有座驾了!”他们居住的山邑村与昆明城距离遥远,没有公路,汽车不通,连自行车也买不到,他每次到校上课,凌晨五点就要起床。她没想到,为了赶路,他会买一匹马回来。他是一个物理学家,却用这样浪漫的方式对抗生活的艰难。望着她的这位高大骑士骑在骏马上,还露出孩子气的得意神情,她忍不住笑了。
此后,他每天骑马进城,先送两个女儿上学,再去联大上课。他的马简直引起了轰动,整个西南联大的学生都跑来看周教授的“华龙”,连物理系主任饶毓泰都戏称他是“周大将军”。
在最艰难的时候,他曾得到一个留美的机会。那时,他正利用休假期在美国进修,美国政府邀请他参加了美国国防委员会。后来,他还获得了海军部的留任,可因他不肯加入美国国籍,最终被拒绝了。他在美国工作到1946年7月,便辞职离去。随后,他代表中国去欧洲参加学术会议,并于同年当选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的理事。1947年2月,他回国了。那时候,西南联大已经解散,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各自迁回了旧址。于是,他们一家在上海短暂停留了两个月后,回到了北平的清华大学。
•五朵金花• 一年后,他们迎来了四女儿如苹。这个最小的女儿跟爸爸最亲,十四五岁的时候,还喜欢像小朋友一样,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过来,跳到爸爸背上撒娇。他不似中国传统父亲那样正襟危坐,姑娘们都被他宠得“没大没小”,如苹总是“笑话”他,说他“一天到晚爱来爱去”。他不仅不以为忤,还点头称是,别出心裁地编了一首顺口溜:“老大我最疼,老二我最爱,老三我最宠,老四我最喜欢。”并把这顺口溜天天挂在嘴边。
不久,解放了,他被调入北大,于是举家搬进了北大燕南园。燕南园是原燕京大学的教师居所,修筑得极其精致典雅。周家居住在燕南园56号,庭院中遍植樱花。樱花树均由周培源打理,他极爱花,还常常戏称家中有“五朵金花”,其中四朵是女儿们,另一朵是王蒂澂。王蒂澂原名王素莲,后来改成了“蒂澂”,“澂”是“澄”的古体,“蒂”是“并蒂莲开”,这个名字的含意是“莲出淤泥而不染”。王蒂澂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了,可仍有人称赞她的美貌,美得像绽开的莲花,爱花的他也把她当花朵一般呵护。她的一生也真的如莲,始终娇嫩清丽。
•恩爱永驻• 每年春天,他们都要结伴出门踏青,他一路搀着她的手,生怕她磕着碰着。他对她好到连女儿们也“嫉妒”了。每次一起郊游,拎着大包小包的女儿总在后面无奈地喊:“对不起!麻烦你们两位分开一会儿,帮我们照看一下东西。”
王蒂澂习惯迟起,每天早晨,他都会在她睁开眼的时候,对她说:“我爱你。”直到有一天她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再也站不起来了,可是,他还是与从前一样,每天一大早跑到她床前,问她:“你今天感觉怎么样?腰还疼不疼?别怕困难,多活动……我爱你,六十多年我只爱过你一个人。你对我最好,我只爱你!”
那一年,她已经八十岁了,他也已年近九十,他们都老了。
他五十岁上下右耳便失聪了,从那时起,说话就不由自主地“大声嚷嚷”。他自己听不见也生怕别人听不见。每天早晨,他对她的“表白”也嚷嚷得众人皆知。长大了的女儿,听到老父亲的绵绵情话都忍俊不禁。做妈妈的也不好意思了,冲着老头嗔道:“你好烦啊!”
他笑,他的笑容还是那样澄澈明净。她望着他的笑脸,无声地哭了。
•此情绵绵• 1993年11月24日清晨,周培源晨练回来,又来与她说话。他看起来有些疲惫,她想他大概没有睡好,于是催着他再睡一会儿。
他说:“好的啊。”然后,乖乖地上了床。
这一躺下,他就再也没有起来。
她还以为他又在跟自己开玩笑呢,他一向是个幽默的人。可是很快她便知道了,这一次,他是真的走了。
那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格外漫长。
没有人再“烦”她了,没有人再把她这个老妇人当小孩子宠了,没有人再对她展露甜美的笑容了……。这世间……再也不会有那么一个人了。
她发了很大的脾气:“你不讲信用!说好了,你先送我,可你连个招呼也不打,说走就走,连再见也不说……”
她慢慢地、慢慢地握住了他的手,很凉,她的泪水一滴滴落下。
一生当中,他对她的承诺从来没有不算数过,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随后,她很平静地面对一切:打电话通知国外的女儿回来;一再叮嘱,送他走,不要穿西装,中国人要穿中山装。当晚,夜阑人静时分,轮椅上的老太太要小女儿如苹帮她做一件事:“替我写封信,带在他身上,贴在他心口。”那晚,女儿写了一遍又一遍,不是这个字不对,就是那个字没写好,直到她满意为止,信中写道:“培源:你是我最亲爱的人,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16年后,2009年6月22日,99岁的王蒂瀓溘然长逝,到天堂与她的爱人团聚去了。
这就是周培源与王蒂瀓的爱情故事。他和她,经历了那么多,战乱、疾病、贫穷中始终形影相随;太平、安乐、幸福中一直相濡以沫……。
参考资料:
1、 周如玲,父亲,见《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511-577,学苑出版社,2002.
2、 周如苹,深深的思念,见《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578-617,学苑出版社,2002.
3、岚枫,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http://hi.baidu.com/crinum/item/98a0733c832a5b667d034b22
4、周培源与王蒂瀓 http://women.sohu.com/20050722/n226413304.shtml
写成于2012年5月11日晨
【链接】同类博文
1、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1)钱伟长的故事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4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51731.html
2、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2)黄万里的故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2826.html
3、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3)钱学森的故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3167.html
4、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4)苏步青的故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3498.html
5、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5)谷超豪-胡和生的故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3818.html
6、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6)郭永怀的故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4129.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