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用一把尺子衡量科研成果的状况可以休矣! 精选

已有 5106 次阅读 2011-1-17 08:41 |个人分类:科海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office

【按】此文写成于一年半之前,看来其中的一些想法仍有现实意义,特重发于此,与博友们讨论。

 

俗话说,敲锣卖糖,各干一行。各类科研的内容和型式各不相同,成果形式必然不同。就拿SCI论文来说吧,生物学、化学类问题,由于研究者众多,杂志论文的影响因子(IF)就高,物理学类次之,力学类再次之,而数学类论文,由于问题艰深,曲高和寡,IF就小得可怜了,若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肯定不行。大家知道,科研型式有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分,它们的成果形式必定迥然有异:基础研究的产出以学术论文为主;应用基础研究的产品除了论文以外,还可能是样机、专利、软件著作权、工程报告之类;应用研究则可能还有产品、用户报告等等。你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行吗?肯定不行。让做实际工程问题研究的人,大量发表SCI论文,既无可能,也无必要。用统一的“数豆子”的方式来进行成果评估,不仅不能起积极作用,反而带来负面影响,阻碍科技发展。

此次973交通项目汇报交流会上,科技部的责任专家肯定了本项目组的“顶天立地”的战略构想,并强调要真刀实枪地研究、解决交通工程实践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在项目组前几次汇报交流会上,我曾大力呼吁追求研究成果的多样性,得到了同行们的积极反响。拿本项目组做例子,第24课题的研究对象是道路和路网交通流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以及交通网络的复杂性,着力分析交通拥堵的形成机理,属于基础研究一类,是项目的“顶天”部分,其研究成果必然以学术论文为主,辅以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第156课题主要研究交通需求、交通的规划与组织以及交通数据采集与整理、人工交通系统研究平台研制等等,偏于应用基础研究,是本项目“顶天”与“立地”之间的“桥梁”,其成果样式除了论文之外,更重要的是实验平台、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等,即使论文,也与基础研究课题不同,应以EI类或其它工程报告型的,一定不可强人所难,让研究者追求论文档次,来多少篇SCI什么的;而第7课题是交通系统改进的实证分析,是本项目组成果的最实际的表现形式,属于应用研究,他们就没有必要凑什么论文,把项目组的先进理论和实验成果,应用到中国的马路上,小范围地演证挖掘现有交通系统潜力的可能性,为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献计献策。也就是说,在前几个课题“顶天”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立地”。

实施我们这个项目的三年间,事实证明了追求多样性成果的正确性。迄今为止,本项目组已经发表SCI论文500篇以上,更重要的是:已经申请了发明专利几十项,不少已经得到授权;已申请的软件著作权也有几十项,在实际交通分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第57课题组在奥运交通组织、北京市交通系统的局部改善和交通特性分析等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成果,虽说其中出不了几篇论文,但这些成果是论文换不来的!而在实际执行中,大家做到了“顶天”“立地”兼顾(各有侧重),这是可喜的现象。

尽管成果形式不同,但在创新性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科学研究贵在创新,必须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情。基础研究如此,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亦复如此。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时也不能照抄照搬前人的成果,必须别出心裁地提出自己的工程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而要做到此点,难度不比基础研究小,比方说,我们要提出符合国情的交通模型和交通组织新方案,真是谈何容易!由于我们的研究起点低、工艺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要努力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一开始不妨“依葫芦画瓢”,接着就刻意创新。不经意间,也许就积累了高水平学术论文的素材,但做实际工程研究的人士,决不能本末倒置地以发表论文为主要目标。

这里还牵涉到成果评估问题。前一阵SCI论文风盛行,一些管理科技评估的机构,为了图省事,把成果评估标准单一化了,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一切。在高校里的普遍倾向是:你要晋升职称吗?拿论文来!而且还过分强调所谓“三大检索”。我认为这是否定科研成果多样性的错误做法。我注意到,上海大学领导已经充分地注意到这个问题,近年来,让各个学院、学科制订自己的职称晋升标准,以顾及学科的区别和科研成果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尽管这些标准尚未完全摆脱“论文风”的影响,但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随着星转斗移,更合理、更全面的人才政策和实施方案一定会出笼。我一向认为,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应特别注意成果的影响力,注意同行的引用和应用的情况,注意成果在学科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注意成果的真实的先进性和时效性。

一句话:用一把尺子衡量科研成果的状况可以休矣!

 

写于2009717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9772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05015.html

上一篇:“苏老万”突然走了——痛悼流体力学英才苏铭德教授
下一篇:珍惜大好机会——为本所三位博士留洋送行
收藏 IP: 222.71.145.*| 热度|

10 张志东 阎建民 梁建华 王随继 吕喆 戴力扬 王力 张学文 colorfulll taotprotein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