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投入科研要准备多久?——与青年朋友谈科研(1) 精选

已有 12380 次阅读 2010-9-27 08:36 |个人分类:科研方略|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研究, 准备, 边干边学

【按】近期的博文里经常与大家探讨目前科研实践中的种种弊病,大家众说纷纭,总的来说,情绪上多少有点迷茫。我认为,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我们可以提出各种看法和期望,而在实践中,还是要干好自己的学习、科研主业,使自己在现有条件下尽快成长起来。从今天开始,陆续发一些短文(或旧或新),与青年朋友们谈谈如何做好科研工作的问题,欢迎进行自由自在的讨论。

 

经常有青年朋友问我:怎样为科研工作做准备?要准备多久?对这些问题我在关于科研方法的思考里做了一般性的回答(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8102)。我觉得,对刚入门做科研的年青人(尤其是研究生),存在两个误区:

·误区一:仓促上阵,莽撞从事。

·误区二:蓄而不发,延误时机。

本文侧重分析第二个误区。科研工作的准备当然越充分越好,必须在从事的研究方向上有足够的知识积累,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选定课题并掌握相关的研究动态,选中切入点,步步为营地展开工作。现在的问题是:该准备多长时间?我认为,应该掌握大胆上阵,边干边学的原则,先干起来,有问题就地解决,把整个科研过程当作学习过程。

知识是无底深渊,深不见底,永无穷尽。正如2009-08-15我所推荐的美文中朱清时院士所指出的:有时候知识多可能会局限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他说:知识多确实有助于创新,前提是你的知识是对的而且自己已经消化它。但如果你掌握的知识多了,其中有好多是错的,是被误导的,或者你对知识食而不化,你遇到问题后要在知识堆先转一圈,哪还顾得上思考。(见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06170.html也就是说 你不能老觉得自己没准备好,老去看书,而且食而不化,那肯定做不好科研。

给大家讲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头一个独立从事的科研项目是关于飞行器尾迹的RCS计算,我对此很感兴趣,以前没接触过,读了很多书,接着查文献,天天泡在图书馆、资料室里,文献看了一篇又一篇。根据追溯法,从新文献,追踪它引的文献,没完没了,总觉得自己没充分掌握现有资料,迟迟不敢动手。我的大师兄康寿万发现了我的这一问题,就说,你赶紧自己算一点东西啊!有问题再去查资料,我总算慢慢走上了正途,所以我一直感谢我的这位科研引路人。

近来,我经常看到一些青年朋友,他们做科研时,跟我年青时一样,化太多的时间在读书,自己很少做深入思考,经常事倍功半,迟迟出不了成果。钱校长一再教导我们,跳下海去,在游泳中学习游泳!这才是正确的科研之路。

最后再引用朱清时院士的话:博学从少读书开始,花少量的时间,掌握最本质的东西青年朋友们,看准了方向就干,干起来再说,实在干不动了再到书海里求教,然后及时地跳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千万别让自己淹死在书海里!

 

2009818晨写于成都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0800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7340.html

上一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术带头人?
下一篇:揭穿了谜底的魔术不稀奇——与青年朋友谈科研(2)
收藏 IP: 124.79.17.*| 热度|

30 李华刚 张士伟 米白冰 江洋 余世锋 葛肖虹 王德华 唐小卿 袁贤讯 吕喆 宋保业 陈鹏 贾文峰 张旭 唐常杰 曹贺贺 周华 林涛 舒佰坡 王庭 罗汉江 吕向峰 卢东强 孙洁 陈新娟 caodou123 ashao shuishousong fqk6166 TaoSONG

发表评论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