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术带头人?

已有 6500 次阅读 2010-9-26 09:30 |个人分类:科海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研究, 德才兼备, 知人善用, 学术带头人, 身先士卒

现代科研越来越群体化、团队化,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听到“优势群体”“创新团队”等新兴的名词组合。而这些群体、团队的带头人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学术带头人的作用也逐渐引起广泛的重视。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中,大凡有出色的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工作总是有声有色,学术成果层出不穷;反之,则必然万马齐喑,有水平的学术成果寥寥无几,逐渐走向萧条或没落。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术带头人?我在关于科研方法的讲座中曾略为提及,最近经常成为我的博客中热议的话题。这里,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些浅见。

我们科研工作者习惯于在讨论问题之前,先对所论及的对象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何谓学术带头人?指的是:在某一个具体学术研究领域和科研项目中的“领头羊”,他们应该是该学术领域的无可置疑的行家里手,通常是所从事的项目的领袖。这里所说的项目不是什么鸡零狗碎的小项目,而是有一定级别的、有相当大的影响的课题,学术带头人的道德学问应在学术圈子里有良好的口碑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公认。单打独斗的科研“独行侠”当然不在讨论之列。

 

我认为,学术带头人至少应该具备如下素质和品格:

德才兼备,求真务实。最重要的是要有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品德,敬业的精神,卓越的远见,丰富的学识,创新的能力。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人品,带头人应该有这样的道德风范,若自身有小缺陷,应不断弥补,以渐臻完美。只有这样,才能服众,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地跟随着冲锋,才能率领大家占领学科前沿领域。

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学术带头人应该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内查外调,阅读文献,更新知识,了解学科发展新动向,亲历亲为地参与科研的主要环节,参加各种第一线的学术研讨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正确的科研主攻方向,克敌制胜。

知人善用,人尽其能。学术带头人必须有无所不在的亲和力,能把团队成员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经过合理分解课题,整合人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每个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学术带头人与团队成员是平等的,不应享受任何特权。他应该努力用手头的资源取争取最好的课题,但没有资格驱使团队成员,把他们当作廉价劳动力。在遇到利益分配时,应该多想团队里的“有功之臣”,决不应该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严于律己,恪守规范。学术带头人应该率先垂范,成为恪守学术道德的模范,制订并实施选题、攻关、写作、署名、发表、宣传等环节的学术规范,决不放纵学术腐败,应把学术不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也许有朋友会说,你提出的这五条太理想化了。但是,我认为,一方面,从时代的要求看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振兴我国的科技事业,必须对学术带头人提出这样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作为受培养的年青学子,他们有权提出这样的关于学术带头人的要求,也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茁壮成长。

我认为,这样的学术带头人应该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领导“钦定”的,更不能认为,当了某一级别的“学术官”,就自然变得有高尚品德、渊博学问和组织能力了,就成为当然的“学术带头人”了。目前,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学而优则仕,则优于学”,前半句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后半句则是现代写真。“学而优”而不具备其它资质,就没有资格当学术带头人;有了学术管理责任,并不等于学术水平见长(管理水平有可能见长),如果不能做到“仕而优则学”(子夏语),一定带来学术上的退步,正如钱伟长先生所说:“(专业上)任何人,不管他的天资如何,成就多么大,只要停止了努力就不能继续进步。今天不努力,明天就落伍;长期不努力,那就必然完蛋。”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不达到上述学术带头人的标准而领“学术带头人”的虚衔,再加上“武大郎开店”,那就会出现非常可怕的局面,近年来,这种反面例子我们见得还少吗?

 

写于2009415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6825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7023.html

上一篇:在大脑里“开中药铺”——告诉青年学子一个小贴士
下一篇:投入科研要准备多久?——与青年朋友谈科研(1)
收藏 IP: .*| 热度|

9 周涛 曹聪 梁建华 许培扬 姜洪洲 周华 罗汉江 ffy shuishousong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