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sb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hsbj

博文

“表型年龄”对衰老风险的预测

已有 11488 次阅读 2018-7-12 18:34 |个人分类:人类寿命与衰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表型年龄, 衰老, 预测

               寿命始终是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那么,人们能否知道,或者怎样才能知道自己能够活多长时间呢?不久前,耶鲁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组血液检测,可以预测一个人距离离世时间,还能生存多久。这种针对血液中9种指标的检测,可以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非常精确的计算每个人的生物学年龄。也就是每个个体,在理论上行使生物学功能的时间,并不是分娩离开子宫后的实际寿命。

 

研究人员认为,该项检测要比依据个人的实际年龄状况,或者根据任何单一生物标记物的测定,都能更为准确地预测个人的预期寿命。这项检测可用来识别那些衰老速度超过正常衰老水平的人群,就是说这些人比普通预期疾病与早逝危险性更高。研究发现,即使在没有疾病,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群中,仍然可以发现预期寿命之间存在的差别。在任何疾病本身出现临床表现之前,这些检测就能捕获到某些与预期寿命相关的蛛丝马迹。

  

检测可以了解你的生物学年龄。比如,你可能已经65岁了,但生物学年龄上来看更像是一个70岁的老人,你的死亡风险就更接近于一个70岁的人。这项检测不仅能提示谁更老,谁不太老。而且,根据手头的检测报告,医生还可以知道最能促使这个人老化速度的因素是什么?因此,能建议此人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减少这些影响因素对促进衰老的不利作用。这种方法的好处也在于能预期和确认某人处于衰老的高风险状态,让他们定期检查,以尽量防止发生某些疾病,提醒他们如何降低自己的风险因素。

 

最初,这项研究对42种最常用的临床检验指标进行了筛选,并参加了美国国家对健康和营养调查的两项大型研究。这些工作收集了调查对象的医疗与生活方式细节,并且结合死亡记录进行了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从1988年至1994年的第一期研究中使用了10,000人的信息,以确定最能预测寿命的临床指标。基于这项工作,最终确定了包括9种生物标志物综合测试指标,并在从1999年到2010年的第二期调查研究中,在11,000人群中进行了验证。

 

专家们把检测和分析结果称为“表型年龄”(Phenotypic Age)。所谓“表型年龄”可能是针对“基因型”而言, 因为检测的这9项指标都是临床常规生化和细胞学检验。“表型年龄”反映的是一个个体的生物学年龄而不是实际年龄。如果一个人的“表型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其衰老速度就比平均年龄快;相反,倘若一个人的“表型年龄”小于实际年龄,其衰老速度就比平均年龄慢。

 

在参加第二期调查研究的人群中发现,与实际年龄相比,女性的“表型年龄”通常低于男性,这表明女性的年龄增长速度较慢,也就是衰老较慢。如果一个人的生物学年龄远高于他们的实际年龄,那么他们死于年轻时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在50至64岁的年龄段中,衰老最快的人群将会有1/4的人在未来十年内死亡,相比之下,在65至84岁年龄段中,衰老最慢的人群只有1/5的人会在未来10年内死亡。 


 在这项研究中,“表型年龄”超过实际年龄的每一年,在20-39岁年龄组,一个人死亡的风险就增加了14%; 在40-64年龄组增加10%; 65至84年龄组增加8%。总体而言,衰老最快的人的患病次数多于衰老较慢的人。

 

通常,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会死亡,除非是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发生死亡,这种死亡的原因也更容易弄清楚。而在年龄较大的时候,谁将发生死亡会变得更加具有随机性,常常和运气不好有关。该团队在另一项研究中还分析了可能导致衰老加速的其他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在贫困社区长大,教育程度低下,长期在压力下生活,以及常见的生活方式问题,如吸烟,运动量少和肥胖等。然而,这些环境因素能否与“表型年龄”加以整合,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尚不清楚。

 

 研究结论认为,这种的“表型年龄”测定方法,对多种人类族群中所有原因和特定原因的死亡率是可靠的预测指标。这种综合性检测对衰老风险的分层和确定,远优于其中各单项指标的检查,也远优于传统的健康检查方法。“表型年龄”检测能够鉴别那些看起来健康,但可能被使用传统健康评估方法忽略的高风险群体,尤其是绝大多数中年年龄段的群体。此外,也可以在患有同类疾病人群之间的识别不同的衰老风险。这种易于测量的“表型年龄”方法将可能在临床和预防医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耶鲁大学科学家这项“表型年龄”的研究,能否真正有效的应用于临床,精准确认那些促进衰老的关键风险因素?能否通过指导对这些风险的控制,达到保持健康和延缓衰老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实践来加以证实。然而,这项工作从1988年开始,经历了1988-1994和1999-2010的两阶段,采用最普通的临床常规检测,对两万多人次做了调查和检测工作,直到最近论文发表,历时近30年的努力。体现了研究人员的执着,严谨,注重实际与科学的学术风格与精神,值得关注。实际上,许多有价值的数据都是通过这样繁琐的具体工作获得的。

 

  说到“表型年龄”,是不是也会有对应的“基因型年龄”?目前国内还没见到类似耶鲁大学的这类“表型年龄”的大系列研究工作。不过采用高科技方法预测个人健康与衰老的产业倒是很火,此类生物公司到处可见,其中许多都是商人主导的盈利性企业。问题是全基因测序还没有成熟到能够给患者提供对健康和衰老具有精准指导意义的数据。“基因型年龄”的检测恐怕也需要大系列,结合死亡记录那样的调查研究,假以时日,才能得到可靠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从而真正建立以基因型为基础的实用性预测方法,在预防疾病,改善健康和延缓衰老方面,为患者提供精准的指导。

 

002lS95Xzy7lWXaaCnG44&690.jpg002lS95Xzy7lWXccozpf3&690.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2154-1123707.html

上一篇:用于神经外伤修复的新型水凝胶
下一篇:特发性肺纤维化和现代治疗
收藏 IP: 183.134.52.*| 热度|

7 范振英 黄永义 刘钢 杨正瓴 杨金波 吴明火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