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日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ry8044 物理学歪人 电气接地学雷人 qq:9792255

博文

人人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但多被误导和扼杀掉!

已有 9811 次阅读 2010-9-13 08:41 |个人分类:科研教育|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创新, 科学家, 海龟, 婴幼儿, 科学素养

人们曾以为,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理性和是非感,他们的认知仅限于当前的具体事物,无法理解前因后果,也不能体会他人感受,更分不清现实与虚幻。即使是现在,人们也常把孩子当作不完整的人。
但过去30年的大量研究数据却表明,人们长时间以来对婴幼儿的看法一直错得离谱,婴儿知道的事情比我们过去认为的多得多,他们生来就知道很多知识,甚至还有很强的学习和分析能力。而且,他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与科学家非常相似——开展实验,分析数据,形成直观的生物、物理和心理学理论。
婴幼儿不仅能看出一个人的喜好,还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学原理和生物学原理,而且,他们还能像数学家一样,根据事物发生的概率,归纳出内在规律。
8个月大的宝宝就由比例的概念,4岁小孩就很善于分析实验现象,找出因果关系,比如,确定机器中的某个齿轮是否在带动另一个齿轮,用统计方法弄清楚机器的运行原理,哪怕这台机器的运行情况令人意想不到,而且,效率常常会高过成年人,机器越是奇特,越是如此。
不过,如果有人在一旁指点,他们反倒难以搞清运行原理,放弃生来就具有的统计分析才能,导致创造力下降(您呢?该创造力还在吗?)。非常糟糕的是,家长们常常会自作聪明地去指点孩子……
当然,家长们自以为聪明的可远不止这些,比如,花费高额的费用将孩子送进各种机构进行素质教育和智力开发,不让其自由玩耍,后果呢?
大量调研数据表明,从小进行素质教育和智力开发的孩子学习和社交能力更差,长大后更容易被停职,而且,也更容易犯罪……
而从小能自由玩耍的孩子则各方面都要优秀得多,详细参见玩耍,放飞孩子的希望
顺其自然,让孩子自由玩耍,就是发展其科学素质的最好方法。
事实上,即使是成年人,只要保持一颗好奇的童心,遇事多加思考、探索,自然具有孩童般的创造性探索和灵活学习的能力,也都能不断增强科学素质。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我们不必羡慕孩子源源不断的创意和太多奇特的想法,只要像他们一样天真、幼稚地去思考各种问题,都是伟大的科学家。
所以,伟大的世纪天才爱因斯坦总像孩童一般迟缓和天真。
所以,伟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泰戈尔说:
智慧具有儿童的特性,随着知识和情感的积累而臻于完善。
所以,就有了如下著名案例:
一天深夜,卢瑟福走进实验室发现医学生仍然伏在工作台上,询问后知道他在工作。
卢瑟福又问:
“那你白天做什么呢?”
“在工作。”
“那你早晨再也工作吗?”
“是的,教授,我早晨也工作。”
卢瑟福略为迟疑了一下,随即问道:“那么,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进行思考呢?”
注意,作为一物理学大师,卢瑟福不仅自己获得诺贝尔奖,而且还为科学家培养出大批科学家,其中13位先后获得诺贝尔奖。
由此可见像孩童一般缓慢地自由思考的重要价值意义,这才是灵活学习和创造性探索的源泉所在。
可悲的是,浮躁的现代人却觉得那很幼稚可笑,总是保持在高效计划和执行状态,这就需要大脑具有自动处理能力和高度简洁的神经回路,像机械一样依靠本能运作,从而失去了可塑性,阻断了进取之路。
因此,如果总是一目十行地高速读书、看报,是不可能有什么收获的,除了一些简单信息。大凡有价值的东西都需要慢慢体会的,慢下来品位之际,就是我们进步发展之际。所以,当一个人眼里只有高效、快捷时,就已经沦为碌碌不前的庸人了,不过,这些人大都以为自己什么都懂。
而且,更为糟糕的是,这些人还用这种昏庸的招数去误导和扼杀其它人,大肆推崇自己惊人的阅读效率和无所不通的知识面,可他们却没有应付新知识的才能,那才是最重要的。
而科学网则从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这种误导和扼杀年轻人科学才能的帮凶。
比如,但凡海龟马臻博士的博文基本会加精,而这位海龟喜欢写文推销他那一目十行的惊人阅读速度,喜欢推销他那些无所不通却谬误连连的宽广知识。
而土鳖所写的与此相反的具有科学素养的观念却不会被加精,而且,还不让其在首页出现,甚至还会被从最新博文里给处理掉。
下面贴上那位海龟大博士误导大家的一些典型谬论,一些青年看到那些谬论后大肆赞同,并将其当作偶像来崇拜:
首先,我要说人的潜能是极大的。科学研究表明,人只用了自己5%的潜能,还有95%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如果能够开发出来,那么读十个博士都易如反掌。现在要做的是开发自己95%的潜能
事实上,该谬论是所谓的开发潜能的成功学大师瞎编出来忽悠人的,为科学家所鄙视,马老师少看成功学大师的杰作吧
西方成功学书上说,只有5%的人是效率高的成功者,其余95%都是普通人。
周末两天我坐在沙发上看英语写的书,两天能看两三本,还能写出两三篇博文,并且带着学习的目的观看一部美国电影。
算一下:如果每周能读一本书,那么一年可以读54本书;如果每周能读两本书,那么一年能读108本书。可见时间的容量非常大,关键是:是否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能否有目的性地去读书?
显然,这比这位海龟大博士比爱因斯坦、丁肇中、陶哲轩等超级天才高效多了,也永远是非那些超级天才所能及……
作为一科学家,不看科学书籍,却看那些肤浅的成功学书籍,这是非常可笑的。
如果你想成为科学届的庸人,就做这位海龟博士推崇的成功者吧!
做事情不需要开夜车,一切都有规律可循。
其实,从事机械化的流水线生产工作是有规律可循,或许不需要开夜车。但如果从事深度研究工作,有时开夜车确是必要的,即使是陶哲轩这样的世界巅峰天才也难免,道理很简单,面对一新问题时,常常会比他预想得要难,到了睡眠时间往往才完成了一大半,如果此时贸然停止,就会导致时间被浪费,第二天又得重头再来,对数学等需连贯、深入解决的问题必须连贯起来解决掉。
……
更多缺乏思辨的观念参见被科学网加精的马臻博士的诸多博文……
再与大家分享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作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 罗曼·罗兰的一则格言:
放弃独立思考,是一个不幸的核心。
注意:独立思考与高效、果断是对立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4673-362513.html

上一篇:分享一下俺青春永驻且耐高温的诀窍
下一篇:健身金律一——如何使运动与学习、工作相促进
收藏 IP: 222.69.93.*| 热度|

47 孙学军 曾新林 李宇斌 谢海燕 黎在珣 刘全慧 毛飞跃 卫军英 陈儒军 陈绥阳 曹广福 赵明 王涛 王号 崔振东 张亮生 杨秀海 杨正瓴 吕喆 金小伟 陈永金 张天翼 孔晓飞 李志俊 蔣勁松 耿文叶 李学宽 郭桅 侯成亚 鲍海飞 房松 唐常杰 刘晓瑭 饶海 齐霁 李毅伟 郭利萍 姜洪洲 刘广明 林涛 郭峰 孙步宽 孔玲 YANGTY xyglm zhangcw colorfull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