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文是群邮件的内容,略有修订。全部の系列]
以前读过一本小书,书名叫《把信送给加西亚》,讲的是一位信使接到将军的命令,让他送一封信,但不知道收信人的地址。当时是战争期间,路途遥远,而交通又没现在这么发达。这位信使翻山越岭,想尽一切办法把信送到了收信人手中。在我的记忆中,信使在半路上获悉战争已经结束了,已经不必送出那封信了,但信使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刚才搜了一下故事梗概,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情。看上去,我的记忆把故事变得更加动人了。
可能,那位信使有一种强迫症,就是对于完整性的追求,事情一旦开始,就一定要贯彻到底,也不去管它本身的意义了。我们可以说,那位信使的“整商”(Integrity quotient) 很高,启动的事情做不完就不舒服。
又想起大学时期读过的另一本书,《富兰克林传记》,记得其中关于买哨子的故事。小富兰克林在路上遇到一位吹哨子的人,忽然特别喜欢那个哨子,于是拿出所有的零花钱买了那支哨子。事后发现,那种哨子根本不值那么多钱。此事给了他很深的教训,经常作为借鉴。看来,强烈的体验要比一切说辞都来得有力和难忘。其实最早听说“富兰克林的哨子”是在中学时代读过的一本书,书名大致是“当代青少年日记精选”,有一篇日记写的是有关对待男女感情的取舍的事情,其中就提到这个哨子,但没有讲故事的内容。总觉得自己与这个故事有关。刚才仔细想了一下,其实就是不会算账,可能是“筹商” (calculation quotient) 太低了。
以前曾经考虑过“成功商”(Success quotient),认为它等于=诚商(honesty quotient)+勤商(diligence quotient)+智商+情商+运商(Luck quotient)+?。最后一个想不起来了。现在就把“筹商”加进去。
以前到过一所大学,接待方是一位assistant professor,比我年长7岁。我到了以后,至少有两位professor跑到我所在的办公室,主动介绍自己,并给我留下了电子邮件地址,有几位还表示要请我吃饭。有一次在餐厅遇到一位,他要给我饭票。那个时候,我也不懂这些。其实现在也不怎么懂。但是,回想起来,结合近几年的经历,我感到自己的“弃商” (abandence quotient) 太低。本来么,professor能量要大得多,当时干嘛不把assistant professor给抛弃了呢。忽然想起一句最近流行的广告词:臣妾做不到!
只要仔细观察那些“成功人士”,你都会发现,他们的“弃商”都很高,也绝不委屈自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958179.html
上一篇:
大学院生の可視化し育成 (2016 论资源)下一篇:
专业外语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