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哲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赵国求 研究员,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专著十部,国内外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博文

曹天予的结构实在论

已有 5928 次阅读 2008-9-18 16:24 |个人分类:物理学哲学

二、曹天予的结构实在论

曹天予的结构实在论体现在对本体、结构和建构等三个概念的理解上。

1、本体:

曹天予认为,本体首先是指世界存在什么;其次是在某一研究领域,理论结构中不可还原的概念元素;再次是基本本体和其他基本存在之间有相互联系,但本体的存在不依赖于外在任何东西,本体是真实的、自主的存在;再次是在确定的研究领域,所有现象都可由本体推导出来,现象是本体的行为结果;最后他认为本体是有相对性的。本体的相对性主要体现在:(1)在分析还原中本体不可再分,是最终的成份。它客观存在,由认识能力、实验能力决定;(2)本体在不同概念框架,不同研究领域不能相互还原;(3)世界有层次结构,本体是开放的,唯一的本体不存在,只有各个领域的还原,没有大统一的理论。

2、结构:

曹天予指出,结构是一系列成份之间稳定的关系系统。一个理论的结构,分数学结构和物理结构。数学结构是自我穿尽的,结构在本体论上优先,成份只是占位者;物理结构由成份的物理性质决定,成份在本体论上优先。

曹天予理解的结构中,数学结构必须赋予物理内涵,否则没有实际意义。赋予物理内涵的结构是物理结构,物理结构由成份的物理性质决定,即由本体的物理性质决定,没有成份就没有物理结构,也就没有物理结构的实在性。通过结构,我们看到成份,看到本体,看到结构的实在性。

结构是成份之间稳定的关系系统,表明成份之间有稳定的相互作用存在,是稳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成份之间的稳定结构,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与结构实在论是相通的。

3、建构

曹天予的“建构”,是指“科学理论的结构是开放的,我们对世界实在性的认识是开放的。科学的实在性是在特定历史阶段建构出来的东西,可以修正,具有历史特征。”[12]

曹天予强调通过结构去认识本体,但又认为科学的本体具有开放性,经验证据在变化,理论结构也在变化,必然导致本体的变化。例如电子的建构就经历了汤姆逊“蛋糕模型”,卢瑟福的“行星模型”,玻尔的“轨道跃迁模型”,量子力学的“电子云模型”,量子场论的“真空态激发模型”等等的变化。

通过结构去建构本体,结构是实在的,本体也是实在的。结构变化,本体也发生变化,本体是开放的。

三、结构实在论的三个版本

结构实在论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它们共同的目标是反对反实在论。

1、沃热尔(J.worrall)的“认识版本”。

认识版本的哲学背景是康德的“自在之物”,承认本体的存在,但不可知,可知的是形式和结构。形式和结构是连续的,具有实在性。他说:“转移中有连续性或积累,但连续性是在于形式或结构,而非内容。”“我们所知的是这一‘形式或结构’,而本体论的内容虽然还保留,但不可知。”[13]

认识版本的科学背景则以电磁场为例。电磁场理论在科学革命中,保留下来的是麦克斯韦方程的形式和结构,它是连续的,可知的,本体的内容虽在,但到底是什么尚不可知。

2、法兰奇和雷迪曼的“本体版本”。

本体版本的哲学背景是康德的“通过关系才有对象,关系是第一性的。”[14]他们认为世界只有关系和结构,物体=结构=本体。粒子和场谁最基本?波粒无法统一于同一微观客体,量子对象不可追踪,只有结构是实在的。他们说:“……本体形式的结构实在论是对本体的重新概念化,在最基本的形而上学层面,从物体变成了‘结构’。”[15]

本体版本的物理背景,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来源于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事实。到目前为止,在微观世界,人们还无法合理地将波粒二象性有机地统一在粒子模型和波动模型上。他们不是去寻找波粒统一的新模型,追寻量子的形上对象,而是试图重新定义本体论概念,从而达到消解认识上的困惑。这显然是一种被动的哲学处理方法。

3、曹天予的“知识论(或认识论)版本”。

曹天予的知识论版本在第二部分已做了基本介绍。在本体论认识上,曹天予既不赞成本体不可知,也不赞成关系第一、结构就是本体。曹天予主张通过赋予物理内涵的数学结构去认识本体,结构只是成份之间稳定的关系系统。曹天予认为成份先于结构,成份自身没有结构。我们的理解,成份就是由结构所承担的本体。与相互作用实在论中的“自在实体”属同类概念。

曹天予反对相对主义。他指出,人类的感觉印象应有一个序列,谁先谁后是公认的,这正是逻辑学产生的基础;在人类的整个知识结构中,内在的稳定性将形成对象的稳定性,这个稳定对象就是所指称的本体(成份);事物之间普遍有联系,这将形成因果性概念。[16]我们认为,对于自然界,这种普遍联系就是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它将形成物理学中的因果关系,是物理学哲学研究对象。

曹天予认为,他的知识论版本与其他版本之不同,主要在于鼓励物理学家用物理术语来解释数学结构,用成份来理解物理结构。鼓励物理学家深入研究物理世界,发现更多的自然类,回答更多的为什么,提供现象的更多的说明。而结构实在论的其他两个版本,很可能会满意于现象学的描述。[17]

曹天予指出,科学的客观性表现为五个方面。[18]一是建构性,通过结构,建构本体;二是历史性,科学发展有历史阶段;三是整体性,承认有超出结构性陈述的东西;四是修正性,科学理论可以不断修正,结构是开放的;五是革命性,科学理论修正到一定程度,新的实验证据会引起科学革命,革命中有连续也有断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39452.html

上一篇: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中平面波的意义
下一篇:现象实体------可道之道
收藏 IP: .*| 热度|

2 张学文 杨玲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1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