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gnuis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gnuist 致力于气候科学研究,求实创新.

博文

我与著名气候学家么枕生教授的一段师生情结

已有 5151 次阅读 2008-2-19 19:07 |个人分类:科学散文|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1980年初,十年浩劫刚刚过去,全国正处于由“乱”到“治”的转型时期,一切都在“百废待兴”,尽管当时不少有识之士持观望心态正处于不知所措的犹豫中,但我却坚信,科技高潮即将到来。那时我正精力充沛,经常泡在图书馆查阅文献,一坐就是半天。当时我发现,70年代末以来,国际上对统计气候学问题十分重视。由WMO和国际统计学会的一些科学家发起,1979年末在日本东京首次以“统计气候学”名义,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统计气候会议,然而,出席会议的科学家竟没有一位是中国科学工作者,可见当时我国大气科学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并不强。这使我萌发了要填补国内空白,振兴这一学科的决心。由此我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方面可以归因于我在南气院长期从事气候统计教学的缘故,另一方面则由于我所从事的科研项目大多以中长期预报为题(参加最多的是“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每年的汛期预报会商会议),其主要工具也是统计学方法。所以对我而言,这是一个良好的学术契机。我心想如果能将最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成果与本人近几年来在教学科研中的一些创新和体会,编写成一本书,以适应和促进这一学科的发展,也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做好这件事,即使没有出国进修的机会,也是很有价值的。事实上,后来的实践恰恰证明了这一观点。

于是,我将这一学术信息及我个人的想法写信告知了我的导师---我国老一辈气象学家,当代气候学及统计气候学的奠基人,当年指导我毕业论文的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即原气象系)么枕生教授,提出了我的创作思路,试图要写一本关于统计气候学的专著。几天后,他特意请人捎信给我,不但对我的想法加以鼓励,而且也提出了他的写作打算,当时,他也正在考虑他1963年所著《气候统计》一书的扩编工作。但令他苦恼的是,他已年迈,颇有力不从心之感,而我的想法,正好与他不谋而合,因而他很高兴地邀请我去他家面商此事。当年他虽已70高龄,但精神特别好,根本不象70岁的老人,看上去顶多只有60岁的样子,竟与文革前差不多(我与他早在1972年还见过一面)。不但能上课教书,还不断地写出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记得自从毕业离开母校--南京大学后,我与么先生晤面仅一两次,并有一两次通信。这次师生会面,也算是一种缘份吧。既然么先生提出希望我为他的原著扩编新版,我当然要尽力而为,努力先完成此书,于是我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和艰苦创作,在导师么枕生教授的亲切关怀和谆谆教诲下,终于将其原著《气候统计(1963)》一书作了大量的补充修订工作,写成新版《气候统计(1990)》约75万字的巨著,该书比原著增加了45万字。现在回忆起来,自认为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可以说,从立意到动笔完稿,整整耗费了近十年的时间,1990年由气象出版社正式出版,受到各方面的欢迎和赞赏,许多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因为当时国内还没有在这一领域如此系统论述的专著。这一著述的完成,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次完全的再学习再认识的攻关过程,尤其令我感到自豪的是,看看如今的许多所谓“博士论文”,再看看当年我所写的这本《气候统计》,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从中给了我一份最客观的慰藉。对于这本书的影响和评价,么枕生教授本人的评语是:该书新版是丁裕国同志融他人成果又有自己贡献,耗费大量精力写成的超越国际水平的著作。90年代过早辞世的前国家气象局副局长章基嘉院士当年曾这样写道:该书将数理统计原理与气候学理论有机结合,使气候统计这门学科形成更完整的学科体系,因而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气候学家,张家诚教授指出,《气候统计(修订版)》一书,内容丰富,是国内最详尽的气候统计基础书,书中有不少新见解、新方法,反映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水平,该书有自己的特色,在世界同类书籍中,比之毫无逊色。国内其他著名学者,如张学文教授等人对我写成该书及后来的学术成长也给予了最大的鼓励和影响。在国内气象业务部门,对这本《气候统计(修订版)》的口碑也相当不错,有位同行学者曾由衷地表示赞赏,认为即使抄写书稿75万字,也很不容易(因为当时还没有电脑,完全靠手工誊写),更何况还有构思、创新、计算、图表等一系列工作环节。能够如此全面论述该学科领域(90年代以前)的理论与方法及其进展动态,实属不易。

此外,在与国外的学术交流中,也曾得到过不少反馈信息,其中有一位中国学者到美国后曾告知我,他的导师对我的书很感兴趣,希望能看到此书,于是我将此书赠送给了他,到目前为止至少已有两三本流入美国。应当说,90年代初,当时的同类学术书藉并不多见,因而很受当时各地气象业务及科研人员欢迎。事实上,据气象出版社的工作人员说,直到目前,该书仍是大气科学工作的重要参考书之一。这本书的问世,完全融注了我与么枕生教授的师生情结,记得80年代中期,由于当时的通讯比现在落后,向他老人家请教问题一般总是写信,因而与先生书信来往甚密,他总是耐心解答并时有独到见解,使我至今难忘(我还一直保存着他数十封亲笔信)。此外,我还时常登门求教,或切磋思想或借阅文献,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和咨询,不但指导和关照学术问题,而且还关心我的身体。现在回忆起来,没有么枕生教授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扶持,这本新版《气候统计》书的出版是不可能的。如果说我的后半辈子有一些成就的话,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先生的学术感染力和治学之道。回忆当年这段往事,真有无数的感慨。当然,随着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我这本书原有的不足之处也愈加增多了。这正是我对当今该领域学术发展又萌发出新思路的基础。

  虽然,恩师已辞世近三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在我的脑海中记忆犹新。我将铭记先生的一贯教诲:为中国的统计气象科学及其事业的发展贡献毕生精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00-15976.html

上一篇:试论加强极端天气气候研究的重要性
下一篇:中国三任气象局长建言:加强极端天气气候监测为当务之急(转发)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