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uyang

博文

“免费”的代价 精选

已有 8841 次阅读 2013-3-1 08:00 |个人分类:书山有路|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免费, 心理学 非理性

你一定很熟悉这样的电视广告词:“我们的价钱是29.99元。而且如果你现在就打电话,你还能得到xxxx,免费!”
 
“免费”,可能是用得最多的广告词了。不知你有没有想过,“免费”到底有多大吸引力?顾客付一笔钱得到两样东西,把其中一样算成“免费”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免费”的魔力还真不小。当亚马逊书店(Amazon)推出消费超过25美元就有“免费”运送的服务后,销售量大大增加。很多顾客为了凑足25美元消费额而购买额外的物品。但在法国,却是一切静悄悄。原来,由于疏忽,那里的运送不是免费而是1法郎(相当于10美分)。10美分有那么重要吗?不是。重要的是“免费”两个字!
 
“免费”效应甚至可以用简单的实验来证明。让受试者在以下三者中选一:花26美分买一种本来值很贵的巧克力;花1美分买一种本来较便宜的巧克力;或者什么都不买。然后,把两者的价钱各降一分,变成25美分和“免费”。在后一种情况下,选择第二种(即免费的)巧克力的人大大增多,而选择较贵的巧克力的人大大减少。其实,两种选择的得失比较并没有变化很大。但人们的反应,却因为“免费”而大不相同。这种情况其实相当普遍。用实物交换,也是如此。用纯粹钱的交换(花钱买代价劵),也是如此。买更昂贵的东西如几百块的电视机,也是如此。去掉“什么都不买”的选项,也还是如此。甚至对鬼节出来讨糖的小孩子做实验,结果也一样。
 
当然,这个结果有很多可能的原因。也许“免费”不仅省了1美分,而且省去了掏钱,找钱的麻烦?也许人们不是看减价的绝对值,而是看减价的幅度?也许“免费”让人们觉得特别安全,绝对不会吃亏?也许不涉及钱使得人们对物品的感受不同?这些理由有的是理性的,其余是以前研究过的非理性反应。可是这些可能性都被其他实验否定了。而被一个问卷实验所证实的可能是:人们对于“免费”有一种非理性的特殊的感受。
 
其实,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免费”是没有的。很多“免费”的条件是购买其他物品。有时为了得到“免费”的东西要花很多时间来填表或排队。在上面讲到的实验中,“免费”的代价是“机会”。为了得到免费的便宜,人们放弃了另一个便宜。所以,免费并不是没有风险,绝对合算的。然而,人们对“免费”还是趋之若鹜。
 
有没有办法消解“免费”的咒语呢?上面说的问卷实验其实提供了一个办法。在这个实验中,受试者在作出决定前先要回答一个问卷,表明他们对拥有昂贵的巧克力的倾向有多少,和对少花钱的倾向有多少。然后,他们再选要不要免费的巧克力。结果,在巧克力要1美分和免费的情况下,选择的结果就没什么差别了。这说明,我们把所有得益放在一起考虑,把所有花费放在一起考虑,就不会被“免费”两个字一叶障目了。
 
话说回来,商家提供的免费也不都是骗局。很多时候一点小恩小惠会给人带来很温謦的感觉。小时候到摊头上买鱼,摊主总会加上一把葱姜,让我觉得很体贴。中国餐馆往往饭后会送上一碗甜汤或一碟水果,带来一个完美的句号。上次买新车时,车行特地给车加满了油,让我更有心满意足的体验。这些都是很小的钱数,而且是在交易以后提供的。但不知不觉,就给双方的关系带来一点亮色。这时如果哪一方提出要给钱,那就是很煞风景的事了。在人际关系的层面上,“免费”是不是也有着特别的魔力呢?那就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了(见篇末介绍的“千里送鹅毛的心理学”)。
 
  【注】本文参照了以下文章:K. Shampanier, N. Mazar and D. Ariely, “Zero as a Special Price: The True Value of Free Products”, Marketing Science, Vol. 26, No. 6 (2007), pp. 742-757。
 
有关博文
诡异的数字暗示:参照效应
 
心态是衡量快乐的一杆秤
 
从“破釜沉舟”谈起
 
“诱饵效应”和“心理相对论”
 
千里送鹅毛的心理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666111.html

上一篇:千里送鹅毛的心理学
下一篇:什么是网路电话?
收藏 IP: 71.179.248.*| 热度|

18 鲍海飞 徐耀 刘洋 武夷山 梁建华 陈沐 陆俊茜 徐大彬 李宁 赵凤光 张骥 庄世宇 温世正 何浩宇 唐凌峰 biofans bridgeneer icgw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