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近期围绕某著名善人,引发诸多争论。让我想起十几年前的旧文章,不想多说了。】
删节版发表于《中国工商时报》1997年3月3日,完整版发表于《中国矿业报》1997年某月某日。
捐赠何须有仪式
读焰
《北京青年报》1997年1月20日头版有文《特困生免费回乡》,说北京几家机构共同举办的“‘把首都的温暖带回家’百名优秀特困生援助活动”捐赠仪式在某礼堂举行,有100名(其中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因经济困难很少回家甚至从未回家的又优秀又特困学生获得了免费车票,该文还配了一幅大照片,在贴着“把首都的温暖带回家”九个大字的条幅下,可见四个学生手捧整张报纸大小的巨型车票,表情严肃地站着。他们的表情有道理。
这张照片让我很不舒服,我相信照片上的人也很不舒服。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站在台上,被闪光灯扫射?是因为他们优秀吗?不是,他们固然也优秀,但使他们上台的 原因不是优秀,而是特困;他们怀里抱的是荣誉吗?不是,而是一张被夸张的车票;这张车票是他们凭劳动或者智慧甚至运气得到的吗?也不是;作为100名 中的四个,他们上了报纸,别人没有,是他们比其他人有什么特殊吗?仍然不是,仅仅是因为他们站在了条幅的这几个字下面。在这张照片里,条幅和车票才是主 角,而他们,不过是物的陪衬,是群众演员。既然这样,他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因为他们要回家,他们只好来。这不是捐赠,而是施舍,而主办单位和新闻媒体 在炫耀在炒做这次施舍。
贫穷不是耻辱,接受帮助接受施舍也不是耻辱,但是,被围观被张扬地被施舍,无论如何,是一种耻辱。而更应该感到耻辱的是炫耀的施舍者。他们的善举并不是出于至少首先不是出于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关心,而是因为他们要告示人们,看!我在献爱心。他们在败坏施舍这个美德。
捐赠和施舍是不同的。一个富翁把钱送给某个科研机构或者慈善机构,这是捐赠,赠者与被赠者有对等的关系;这个富翁把钱送给一个不相识的贫民,则是施舍。捐 赠是捐赠者个人理想及事业的一部分,而施舍是一种善行,一种美德。但现在捐赠和施舍常被搞混,我经常感到我们国内很多机构是以接受施舍的方式接受捐赠的, 或者那本来就是乞讨来的施舍,而我们把它当作捐赠了。以前常说的“我们虽然穷,但我们有志气”,现在根本听不到了。
还要区分个人和集体,一个个人,可以接受施舍;一个国家,可以接受捐赠,但是不能接受施舍。
关于施舍者的品级,我在一份资料上见过犹太人的观点,值得推荐。犹太人认为:把钱交给慈善机构,由他们交给需要帮助的人,施者和被施者互不相知,这是最好 的施舍;把钱放到贫者背后的帽子里悄悄离去,也是不错的;当面把钱交给接受者,告诉他这是多少多少钱,就要差一些了,但比不给要好;把钱摔在地上,让接受 者自己去拣,这是最差的,这不是施舍,而是骂人!
一定要伴随着轰轰烈烈的捐赠仪式的施舍,该排在第几位呢?
我并不很情愿写这篇文章,我的话对这次免费回家的同学无疑是一种伤害,我很不忍。但我实在是不愿意让这种“爱心”的表演继续表演下去!
1997年1月22日
北京 海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