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师——陆志方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tone2009 云水随缘,清明在心 何妨向红尘深处借青山

博文

郎平20年不入美国籍

已有 4360 次阅读 2009-11-24 22:05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国籍, 郎平, 绿卡, 户籍

偶然看到一份杂志上写郎平20年不入美国籍,最后还是美国排球队放弃了一贯的做法,首次聘请了外籍的郎平作为主教练。我还是为这个事件所感动。

关于公众人物改入外国国籍,早已经不是新鲜事情了。最早的记忆大概要在近20年前,那时候有个乒乓球运动员加入了日本国籍,还改了一个很标准的日本名姓,由于在一场决赛中打败了中国运动员,引起了轩然大波。那时候,有很多觉得,入外籍,改名姓,打败母国的运动员,那是十分不爱国的行为,何况是代表了日本。不久前,好像有著名的影星加入新加坡籍,又是引起了不少议论。

据说,在我的身边,不少著名的高校就不乏有入了外国国籍的教授,这些教授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在国外定居已经很久,主要工作也在国外,经常回母国讲讲课、指导指导,他们大凡是我们常说的“大牛”;二类是入籍外国多年,在外面有比较固定的工作,在国内也有了一份十分可观的前程,他们也属于“大牛”,但还没有到世界顶级的地步,很显然,国内的平台给与了他们更为靓丽的未来;三类是那些入籍外国,但已经全身地投入了国内的工作,或者说,外面的工作已经不为人知了。

我有一位朋友,女儿出生特地去了澳大利亚,所以孩子便是外籍了。孩子已经渐渐长大,现在已经在国内的幼儿园里学习和濡染着中国的文化。我有点弄不清楚,她的母国应该算中国还是澳大利亚?

前一阵子,看到有关于大陆孕妇到香港生产的新闻,专门有些中介从中牟利。香港早已经回归中国,从这个角度看,已经不是外籍了;但从香港公民护照与中国大陆护照的区别看,还像还有些外籍的味道。

由国籍,我还想到了20多年前,我家乡的很多农村户籍的人,花巨资(好几千、上万,那时候大学毕业的工资才100多元)买一个城镇户口。我十分奇怪的是,那时候,城镇户口所享有的一些食品等方面的供应权利已经渐渐没有了,可是人们还是那么热衷于城镇户口。不久,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的拆迁,突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突然发现,农村户口一夜之间价值可观!

如今,一些大城市的户口,依然象一堵山一样横亘在那些新到的打工仔面前……

国籍、户籍,好像是一个门槛,也好像是一个诱惑,依然摆在许多国人的面前。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不必过多地考虑,可以坦然处之?那时候,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6242-273642.html

上一篇:甲流、甲流疫苗以及钟南山的呼吁
下一篇:观鱼知水
收藏 IP: .*| 热度|

1 叶剑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