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凌晨的梦都是关于医疗,有考察、有谈判,却没有近期发生在我身边的三则医事,在上班的路上,我突然决定把三则医事写下来。这些事让我很痛心,又十分无奈,我的言语不能成为呐喊,甚至连呻吟也算不上,那么就权当是备忘吧。不要忘了,要铭记,也是为了奋斗目标始终不要偏斜。
一
九月中旬,一位初中同学的母亲,因为头晕等到一所大医院找专家看病,检查下了没有问题,专家让她到“分院”住院。在“分院”住了十多天,到国庆前一天,同学母亲突然脑溢血去世了。国庆节后,同学把母亲的后事料理好,到“分院”复印了病历给我看,我十分惊讶,这位专家名字在病历里到处出现,甚至抢救时并不在场,医嘱也是他“开”的,而这个分院只是一个福建老板开的民营医院,只是挂个大医院分院的牌子而已。病历中揭示了不少问题:该医生签字的有一些没有,医嘱都是这位专家的名字,血钾低于正常值、血压高、脉压差大却没有治疗的迹象……除此之外,同学请律师一调查,可能还存在医疗机构执业资质问题、专家执业规范问题。
问题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惊讶于这种现象,医生(特别那位专家)就没有基本的工作标准?医院就没有基本的管理要求(分院如此,大医院的监督呢)?卫生主管部门呢?
国庆期间,我去吊唁,同学的母亲只有69岁。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就这么没了。我还不能就原因说什么,但作为一名医生,我已经感觉到了什么。这样一条生命也许太渺小,完全不足以惊动什么,除了亲人的愤慨!而我,除了默默的祝福老人能在天堂安康,只有加倍努力奋斗!
二
几周前,我的一位同事的太太因为计划做颈椎的手术,坐六七个小时大巴到老家的地区人民医院治疗心脏方面的问题。检查发现二十四小时有几个停博,医生便“执意”要求她装起搏器。起搏器很贵,七八万元。同事咨询了苏州的心内科专家,认为要慎重,不能轻易装。同事的太太婉拒安装起搏器,医生的态度便发生了变化,要求她不装就出院。
同事的太太便又坐了六七个小时的大巴回到苏州,过几天,通过那位认识的心内科专家住到了他所在的医院。检查结果出来,还是有几个停博,医生又动员安装起搏器。同事问,能否先保守治疗,用点药?医生说没有这种药。同事咨询骨科专家,起搏器会影响做核磁共振检查。同事又托我咨询,我问了一位心内科的同学,他说没有特别不适,可以观察的。同事最后通过他认识的专家打招呼,医生终于开了药,但要求同事太太出院。
出院前的复查,停博减少了,时间也缩短了。同事太太回家后,感觉良好。
三
上周 ,一位朋友家的小孩“发烧”,去县城的医院看病,就住院输液。体温退下了后,就没有再发烧。但是,血液化验有异常。于是,继续住院了几天,原本前天出院,说化验还有异常,不让出院。昨天咨询我,我问是什么病。他说医生也说不清楚,就是不让出院。我说不让出院就报警吧。于是下午就出院了。
一个平素健康的孩子,在上着幼儿园,突然的高烧,原因很多,最可能的还是着凉了,何况当天就退烧了,实在没有必要太紧张的。但朋友家的孩子,居然住了几天医院,输了几天液,抽了几次血。我不知道是否出院真的报警了,但坚决的要求应该是肯定的。
以上三则医事,都是与我周围熟悉的人有关。因为我与他们熟悉,在他们十分疑惑的时候,向我这个曾经的医生咨询。我惊讶的是,在我看来不应该发生或者可以避免的事情,如此恍恍然地在我的眼前出现,有些话,我却还不能说,即使对熟悉的朋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