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徐志摩与胡适大相径庭的结论说起
1925年春天,徐志摩途经莫斯科赴欧途中,在苏俄境内旅行时所看到的是贫穷、残暴、血腥,而到了1926年7月,胡适顺着相同的路线走一趟时所见到却是奋斗、热情、充满理想。对于这种区别,徐志摩认为,是因为胡适“自从留学归来已做了十年的中国人”,而更有可能的是,徐志摩良好的社会学素养(徐志摩在国内大学学的是法学,到了美国学的是历史、政治,到英伦后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后到剑桥大学主修经济学)使得他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体制的弊端。这也许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每个人只能看到他能够看到的东西,多一点都看不到。
面对中国顶尖名校难昂首挺胸进入世界名校之列的事实,社会主流群体的普遍看法是中国大学办学历史短,再就是中国底子薄,经济实力不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理直气壮的理由,所以,我们总能为自己的不足我们工作的失误寻找看似合情合理的借口;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理直气壮的理由,所以,我们常常只是依据惯性地按部就班,而不是积极地从体制方面去考虑改革的思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理直气壮的理由,所以,我们最多也就只是从体制方面去进行些不关痛痒的改革,而不能从更深层面去改良我们的传统文化。
但杨福家给出的一组数字让我们无言:“论土地面积,北京与以色列差不多;论人口,上海为以色列的3倍;论环境,我们60年和平,他们战火不断;论历史,我们的大学诞生得比他们早,京沪两地都有百年老校,却没有一所可与那7所相比!”
依我看,中国或许有世界上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但中国文化中缺少一个生机勃勃的动力源泉,那就是没有独立的人。也就是说,中国文化是没有真正“人”的文化。没有人,就没有人的潜力的大发动,就难有重大的文化进步,没有文化的大进步就难有科学在内的社会的快速进步。有人肯定说,这话不对,我们不是经常听到人的声音吗。但我说此人非彼人也。如我们总习惯认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优秀,就以为他在所有方面都是权威,也就给他在所有的场合以话语权。实际上,这种话语权称为话语霸权更为恰当些。这种霸权的话语常常是单一的,缺少生命力的。这里引用一段
概而言之,中国科学教育走出困境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重视“人”,重视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不是那些如学官的概念“人”的作用。这也是博文中很少涉及具体问题的原因,因为没有文化这一根本层面的改变,就不可能有重大教育科学领域的突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