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化程度的愈来愈高,信息被独享的淡化,知识垄断日渐稀少,人文学科学科壁垒日渐坍塌,知识跨界现象越来越平常。
这些新现象,给人文学科以及相应的教育带来了挑战。如果相关的学者和教师不能适时地调整,就有落伍的危险。至于这种与贫富严重分化似乎相关的教育严重分化现象给社会所带来的问题则是更为深广的课题。
胡印斌
10月10日这一天,一篇来源于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微信文章《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刷屏了。这些刚刚小学6年级的“熊孩子”,像模像样地用大数据分析苏轼,还写了长长的论文。举凡人文、地理,旅游、美食,朋友圈、影响力等等,这些小学生用相对专业的研究,完成了对成人经验世界的一次全面辗轧。服不服?不,服!很多人惊呼,这些孩子们想干什么?我们这些家长们又能干什么?
清华附小2012级4班关于苏轼的一篇论文
有不适感,不奇怪。毕竟,这样一份小学生“作业”,显然超越了大多数人的认知范围,而人对未知事物、不测世界,天然存在恐惧、不确定的心理。尤其是那些长期沉迷于微信“浅阅读”氛围之中自我感觉还不错的知识人,甚至会觉得受到了冒犯:小孩子家家的,背一背“明月几时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什么的,也就可以了,弄这么复杂,还大数据,让人情可以堪?
其实,像清华附小这样设定研究对象,并藉此展开各子项研究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欧美国家十分普遍。其要旨在于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问题的答案,而是要学会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这样的学习,强调的是个体的主动与群体的互动,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收获的也不只是论文“结语”部分的简单结论,而是一种把握世界的信心,一种拥抱知识的勇气。
只不过,对于大多数挣扎于分数的国内中小学校而言,类似的“探究式学习”不过是一种奢望罢了。当贫困山区的孩子还在纠结于上学还是失学、住校还是走读的时候,当城市中产家庭还在血拼购买学区房的时候,北上广深的部分学校与部分孩子早已一骑绝尘,直追国际最新潮流而去了。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分层的,教育从来也不只是意味着简单的学校教育,或者说只是成绩单上的那几个数字。一份关于苏轼的论文,可能会牵扯到学校的视野、老师的雄心以及家长的深刻期许。不要以为那只是一些数据的罗列与知识点的分布,围绕着这些或长或短的文字,动员起来的,可能是累积几代的家教家风。
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只是对应着学区房、重点小学、课外班、海外游学等等,还应该涵盖学生周围所有与之有关联的情绪与氛围、意志与诉求。那些处于塔尖的学校,学生、老师乃至家长自然会比一般学生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胸怀,以及更平和的心态。他们并不是没有教育焦虑,但与社会上普遍的教育焦虑不同,他们的焦虑只在于如何“让子弹飞一会”,延续其家族的荣誉。
知名教授康震与清华附小学生
今年夏天,北京市文科高考状元熊轩昂的一段话戳中无数人的心,他说,“现在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的大学。而状元都是我这种,家里条件好,又厉害的人。”尽管这段话过于直接,但现实地看,并非没有道理。教育本来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层累过程,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一个好爸爸,一个优秀的朋友圈,一个世界级的大城市等等,当然会托举起优秀的人才。
与其看着附小孩子的论文发呆,不如想想自己多久没有触碰过孩子的课本;与其看着熟悉的苏轼在小学生论文中呈现出别样的精彩,不如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扶持;与其总在艳羡别人家的孩子,不如与自己的孩子共同走过艰难人生……毕竟,熊轩昂还说了,“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是你没有知识是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的。”
平民家的孩子不一定要去争取做状元,但可以一步一个脚印改变自身的处境。这样,一代一代走下来,情况自然不同,至少,也会为下一代积累些许上升的资本,让他们踩着自己的肩膀去摸高。如果你因为无望而四肢百骸酸软无力,那显然是处置失当,又坠入另外一个误区,错上加错了。
苏轼能够成为千载以下的网红人物,当然离不开好的教育背景,以及一个“好爸爸”。更多的人可能确实没有一个“好爸爸”,但这并不妨碍自己多一些努力,像苏洵那样,“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尝试着去做一个“好爸爸”。
清华附小6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 还写了论文
来源: 广州日报
适逢苏轼先生诞辰980周年,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我们用课前演讲了解苏轼生平,在晨读时间吟诵苏轼的诗词,暮省时间进行游戏飞花令,临摹苏轼的书法和画作,跟着康震老师一起品读苏轼,各学科苏轼整合课。老师还推荐我们观看了纪录片《苏东坡》。
了解苏轼
阅读苏轼
研究苏轼
随着对苏轼的了解越来越多,我们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利用假期时间,我们进行了苏轼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
同学们自愿组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进行小组讨论、分工。快看这群里讨论有多么热烈。(哈哈,贡献智慧的同学,组长还给发红包)
各小组同学将老师们也加入群中,展开了师生讨论。一遇到疑难问题就随时和老师沟通请教,老师成为了同学们的贴身军师。思维在碰撞中产生了更多火花。
看,老师们都把课题研究群置顶,方便随时关注。
本次班级共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3份,研究主题各有不同:《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和苏轼的影响力》、《行走的苏轼》、《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vs李白》等等。
本期分享其中的五份课题报告,
精彩马上来袭!!
大数据分析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
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
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及苏轼的影响力
苏轼与王安石欧阳修的对比
苏轼的社交圈
花絮:改到崩溃的第11稿
清华附小的成志少年人人有课题,个个会研究。
我们坚信, 只要上路,总会遇到隆重的庆典。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4: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