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关于清初三才子的传说 精选

已有 4682 次阅读 2008-1-30 12:12 |个人分类:传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关于清初三才子的传说

                                                                                                                             谢绝转载

  黎在珣 

如同那些戴着面具或经过精心绝妙的化妆整容进入红头文件中的优秀人物常常与他们的本来面目判如两人一样,正统史书的人物往往不如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生动可信。在我们常常引以为自豪的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里,也只有少得可怜的那么几位学者如董狐那样宁愿被杀头,也要秉笔记录历史的真相。中国的史书,最终都得符合当时政治权威既定的整体结论,今天也不例外,这就是我们眼里的理性历史。下面我介绍三个传说,希望能够调节一下大家有些过于理性的神经。
这三个流传在民间的生动有趣的传说让四个历史人物跃然纸上,如在眼前。他们的才情和秉性也显得非常感性、立体。
话说有一天,康熙帝在南京和方苞、戴名世和朱书一起打马游街。一时兴起,有人提议强记他们走过的那条街两边的招牌名称,看谁记得准。康熙帝自知强记不过方苞和戴名世,就和朱书(现在被公认为皖江文化的倡导者)约定:他记街南边的招牌,朱书记街北边的招牌名称。走到街的尽头,四人一对证,从头到尾,全都准确无误。于是就有“三才子”之说。
因为康熙帝脸上有麻子,也许是因为亲昵有余,在一次联句游戏中,方苞和戴名世动了戏谑之心。方苞起头:“雨落沙子地”;戴名世接上:“靴丁踩烂泥”;朱书谨续:“后园虫吃菜”;康熙帝甚是生气:“翻卷石榴皮”。
得知康熙帝对戴名世三人戏弄自己甚为不满,那些平时看不惯和嫉恨的臣子就寻找机会对他们下手。朱书死后四年,那些嫉贤妒能之人终于找了一个机会,将戴名世和方苞逮捕入狱。传说他们一前一后被押往监狱的过程中,方苞说:“皇前无客店。”戴名世应答道:“今夜宿谁家?”听到戴名世的续句,方苞似乎看到砍向自己的屠刀,顿生“刀杀清风灌耳”之感;戴名世则一副视死如归的神情,说,大不了“血出滚油煎心”。

说明:方苞并没有因南山集案而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17-15153.html

上一篇:与鸿飞兄书
下一篇:科学应该有体温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