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与鸿飞兄书

已有 3989 次阅读 2008-1-28 10:21 |个人分类:论坛|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与鸿飞兄书

鸿飞兄:您好!
老实说,我很少访问别人的博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博主就非常之少。您是极少几个人中间的一个。兄长让我敬重的不只是您所取得的不凡才情,还有您的胆识和诚实。
博文《99%的博士和博导不合格》的横空出世让我敬佩不已。我虽然持有和您相同的观点,但也只是曾在单位和自己所处的小地方频繁地亮出。即便只是这样,我也被暗箭弄得遍体鳞伤,几年过去了,依然是伤痕累累。正是有了这一段经历,我才由衷敬佩鸿飞兄您,不只是文中的识见,还有贴出来的勇气。
在我博文《科学家博客出现一种不好的倾向》的下面您写有这样的内容:“我有时候很自信,有时候又很不自信,其规律和节奏与女同志的月事差不多。”这种诚实和勇气所体现出来的胸襟和气度也是我所欣赏的,就如同我欣赏科恩对年轻人所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普通人”一样 。
不过,鸿飞兄,您尽管是我敬重的博主,我也链接了您的博客,说实在的,您的博文我读得不多。我甚至不知道那天把随便浏览博文时的瞬间感受写出来之前是不是看过您的博文,所以,我贴那篇博文并没有在主观上伤害鸿飞兄的用意。这是我首先要说明的,此外我还有几句话要说。
一 我不反对在网上张帖有一定价值(更不用说极有价值)的帖子。在网上张贴有价值的帖子,不管是对张贴者个人还是对社会和科学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因而我一点也不反对。不然,我就不在那篇博文里举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因的例子。
二 我并不反对所有的浮躁。尽管浮躁在许多场合里是个贬义词,但我还是从浮躁的表层下看到它积极的一面——一个人之所以浮躁,常常是因为有追求或者说有梦想。而有追求则是生机活力一种表现,因而是生命里美丽的亮色,也是人生成功的必备动力。也就是说,浮躁并不必然会对自己构成伤害,构成伤害只是过分浮躁。我主张摒弃的是后一种过分的浮躁。而实际上,即便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或许可称临界点)都会走向它们的反面。
三 我不无条件地反对剥夺个人损害自己的权利。一个人干什么事,在什么时候干,只要不对别人构成大的妨碍,别人是无权过问的,如果非要横加干涉,就是多管闲事,就是干涉别人自由。所以我有保留地同意您的“个人损害自己的权利最好还是不要剥夺”。之所以加有“保留”二字,是因为这涉及到一个知识分子(我常常以一个蚂蚁级的知识分子自居)的良心和责任感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在严重地损害自己(这绝非是说鸿飞兄在损害自己),我认为别人有责任善意地提醒(不管是不是会遭到反对)他们,甚至“剥夺”他们损害自己的行为。
今天有空,把它贴出来,让鸿飞兄和网友们见笑了。

在新的一年里鲜花、掌声和镁光灯都簇拥您!

                                                                                                                                                                                                 在珣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17-15070.html

上一篇:对人负责就是对己负责
下一篇:关于清初三才子的传说
收藏 IP: 120.210.17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