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两天前发表的博文《为什么不要写综述性论文》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419919.html 中,fuzzy王信誓旦旦地说:“学生去写综述性论文,是无知者无畏,助长了浮夸学风”。还说什么:“应该把原创者们的论述原封不动的抄录下来,仔细琢磨,而不是动不动就对原创者们的工作评头论足”。甚至警告说:“发表综述论文要特别慎重,不能误人子弟”。等等,等等。
这些,都是瞎扯!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践行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就是科学面前人人平等。什么大师大牛宗师鼻祖之类的,那只代表你的过去,在新的科学问题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你大师大牛宗师鼻祖们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一个学生为什么不能去解决?你大师大牛宗师鼻祖们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一个学生为什么不能去“评头论足”,我为什么不能比你们做的更好?
举两个例子:
1、我刚到美国读博开始接触模糊领域,当时大家都在讨论模糊系统是不是和神经网络一样,也具有万能逼近性能,因为这是模糊理论当时的一个核心基础性问题。当时,模糊理论已经发展二十五年了,领域的大师大牛宗师鼻祖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而且已经研究多年。比如,当时模糊领域的新星大牛Kosko教授,就在文章中从各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当然这些探讨都是些文字描述和图形示意,没有数学公式。我当时一个刚入门的博士生,觉得这些定性的讨论没有意义,要做的应该是把模糊系统的详细数学函数搞清楚、写出来,然后证明这个数学函数是否具有万能逼近性能。后来,我把这个数学函数写出来,用泛函分析中的Stone-Weierstrass定理简单清晰严格地证明了这个数学函数具有万能逼近性能,模糊理论的这个基础性问题就这么被一个学生解决了。
2、1991年初我读博第二年,开始接触模糊控制。模糊控制从1975年提出,经过1980年代的发展和大量应用,到当时(1991年初)已经是一个很热门的领域,有许多大师大牛宗师鼻祖们在进行研究。比如,Zadeh和MIT的Athans教授(传统控制领域的宗师级大牛)关于模糊控制就有过多次辩论。当时,两位大师把模糊控制和传统控制对立起来:Zadeh说传统控制太精确了,不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因此需要模糊的控制;Athans觉得模糊控制就是toy control(小孩子玩的玩具控制),不是严肃的科学研究,不能保证稳定性等基本性能要求。当时这类关于模糊控制与传统控制的讨论是很多的。我当时刚接触模糊控制,觉得这些把模糊控制和传统控制对立起来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模糊控制是控制的一种,没有理论支撑 -- 那你把理论支撑做出来不就行了,说这么多有什么意义呀。于是,我就静下心来把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框架建立起来,证明最基本的定理,什么稳定性、收敛性、最优性都有了。就这样,模糊控制作为一种智能控制加入了控制理论的大家庭,那些大师大牛宗师鼻祖们没能完成的工作由我一个博士生完成了,模糊控制迎来了三十年的蓬勃发展。
所以,科学研究就是从问题出发,无论是理论问题或者实际问题,首先要静下心来对问题进行深入仔细的研究。要深刻理解针对这个问题现有的理论与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度思考、反复尝试,看看能不能发展出更好的理论与方法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问题对学科发展很重要,但当下又没有理论能解决,那么你就幸运了:如果你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你的理论与方法就开辟了新的学科方向,若干年后你就成为了领域的大牛。但是,你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再一次面对新的问题的时候,你和其他人一样,都是新人,都是从零开始、从对问题的仔细研究、深度思考开始: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最后,我想奉劝fuzzy王一句:不要因为你过去的成绩就在这里指手画脚,你应该回到你的黑屋子里去抓你的黑猫,而不是在这里大放厥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0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