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源自卓越,特色方能兴校。在高等教育繁荣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以卓越促发展、以特色铸辉煌是各类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创建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高校寻求特色化发展既是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有力举措,也是参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
一、高校发展“同质化”倾向严重
我国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背景下,部分高校仍存在自身定位不清、办学特色不明显的情况。可以说,当前我国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升本”热潮的推动下,盲目“贪大求全”,力求向重点院校“看齐”,不顾自身实际水平和所在层次实际条件的情况还“大有学校在”,出现“专科学校本科化、普通本科综合化”的办学现象。诸如此类盲目拔高和跟风的直接后果便是造成大学发展模式的趋同,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甚至直接导致大学生结构失业结果的出现。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尚还缺乏公认的、科学的高校分类体系,而高校之间定位模糊、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行政干预的介入,使得大部分政策也对不同类型高校“一视同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效果及限制自身的发展。每一所高校在面临全方位挑战的同时,如何在同质化浪潮中脱颖而出、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是我国不同类型高校今后努力适应社会经济需求和迎接国际挑战中不得不面临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二、高校发展走向“同质化”的原因
建国之初,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为高等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99年,基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及科技社会发展形势变化的考虑,国务院作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决策[1]。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推动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迈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时代的到来,致使高校同质化趋向日益增强。同一层次和类型的高校间所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差异日益缩小。然而,国家对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才是导致高校同质化发展最深层的原因。
在高校扩招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财政依然是高校经费的最大来源。出于发展战略需要和财政实力考量,国家通过重点建设与扶持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的方式发展国际竞争需要的高、精、尖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重“点”轻“面”的科研价值取向使得高校都想努力跻身重点建设行列,成为重点建设扶持对象,以获取额外资源。
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集中财力、重点建设,一定程度上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但同时造成了高等教育等级分化与高等学校资源分配不均矛盾的凸显。尤其对地方高校而言,面对先天不足与后天不受重视的双重压力,只能通过办学规模求大、专业设置求全、办学层次求“升格”等方式寻求更多社会和政府认可。这种定位不清、盲目趋同的做法必然导致高校同质化发展,造成千校一面的局面。
三、解决高校“同质化”问题的策略
(一)国家政策导向
时至今日,大学对政府的依附尚未消解,导致不同类型高校办学目标趋同,竞相“攀升”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在单一的高校评估指标体系“指挥棒”下,高等学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办学目标趋同、不切实际拔高、盲目贪大求全等现象。为克服高校同质化倾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行分类管理,不断优化结构;同时,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可见,国家已深刻认识到同质化在阻碍高校及其学科顺应时代发展方面的危害性,提出高校特色化发展的重要议题。
(二)高校自身努力
此外,当高校同质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诟病的同时,高校也曾纷纷通过制定大学章程等方式把坚持特色发展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路。可以说,调整办学定位、追求特色发展已成为大多数高校实行管理改革的共识。然而,就大学特色发展的内涵本身而言,不同高校有不同的理解,在具体的特色发展战略实践上也颇具云泥之别。所以,特色兴校的实施效果必然也是千姿百态。
可以说,特色兴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对高校寄予的美好期望。2004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就对高校的办学特色做出明确要求,推动着我国高校向特色化办学方向迈进。然而,不同高校对办学特色的内涵标准把握不一,勾勒的特色化发展蓝图亦是五花八门。究竟何为办学特色,如何特色办学才能在高等学校之林中独树一帜,是值得每一位高等学校建设者和管理者深思的问题。
(三)借鉴国外经验
综观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办学模式,特色兴校的烙印都十分鲜明。不论是“探测、挖掘和发展学生潜力,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的牛津模式,还是“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的剑桥模式,亦或是强调“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适应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完整的学生”的哈佛模式,诸多西方名校特色兴校的背后都有着明确的“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众所周知,独特的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之魂,是大学精神的核心要素,更是大学发展的导航仪。这种理念已经潜移默化逐步演变为超越时空的力量,支撑着著名大学朝着各自特色的方向发展。
(作者:Lynn, 同济大学)
参考文献:
[1]新华出版社. 简明中共党史辞典(1921-2012)[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2.07:24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