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3所211高校ESI表现不输985 精选

已有 15228 次阅读 2016-4-24 08:15 |个人分类:智库数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厦门大学, 兰州大学, 苏州大学, 中南大学, 上海大学

近日,汤森路透公布了2016年3月份ESI的最新数据。里瑟琦智库采集了全国高校2014年5月至今共计12期的ESI数据,此次推出的是根据总被引频次排序的10所高校(7所985高校,3所211高校)数据,这10所高校是最新一期ESI总被引频次在10万次以上的高校,分别是兰州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

总被引频次的数据来看,除2015年5月外,10所高校ESI总被引频次整体上呈现增长的态势。如图1所示:10所高校之间基本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差距,比较难以划分成几个层次。兰大、厦大和中南三校有一定的优势,但与紧随其后的华东理工之间优势并不明显;中农大、湖大、华东师大和上大四所高校相对来说总被引频次略低,尤其是后三者,与其余7校的差距稍大。


图1:10所高校最近12期总被引频次变化情况

为了直观的观察变化趋势,我们直接选取了2016年3月和2014年5月的总被引数据进行对比,如图2所示:各校总被引频次都有明显增长——苏州大学和中南大学两校绝对增长量最为明显,分别达到7.4万次和7.2万次;厦大、兰大和华东理工的总被引频次增量也在6万次以上;上海大学总被引频次的增长量则不如前述5校那么显著,尚不足4万次。结合增长率来看,苏州大学遥遥领先,增长率为96%,排名第二的中南大学增长率为75%,华东理工和厦门大学的增长率也达到了65%以上,兰州大学因为作为对比基数的2014年5月的总被引相对较高,所以增长率最低,为54%。


图2:2014年5月和2016年3月总被引频次对比

从总被引频次的排名数据来看,10所高校有一定的竞争力,根据2016年3月的ESI 数据显示,10校处于全球500-800名,而且华东理工、苏州大学作为211高校,表现完全不输部分985高校。历次排名的情况来看:兰州大学一直处于10校之首,但优势逐渐被缩小;厦大、中南和华东理工对兰大形成了较大的冲击,而且相互之间竞争激烈;苏州大学则利用两年的时间跃进了100多名,逐步挤至第二集团的边缘,并对华东理工形成了挑战;北师大、中农大、湖大、华东师大和上大5校则基本保持了同步的发展态势。详见图3。


图3:总被引频次国际排名变化情况

在进入ESI榜单的高校数量持续增加(2015年5月除外)的情况下,10校的总被引全球排名整体上呈持续进步的态势,5所高校的国内排名相互之间产生了变动:2014年7月,中南大学超越了华东理工;苏大在2015年3月超越了中农大,2016年1月超越了北师大。苏州大学是10所高校国际排名进步最为显著的机构。详见图4。


图4:5校总被引频次国际排名变化情况

 

数据库说明:

ESI( Essential ScienceIndicators,简称ESI)为美国汤森路透科技与医疗集团的《基础科学指标》英文缩写,是当今普遍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的重要指标,也是全球公认的判断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之一。目前,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其数据库以学科分门别类(共分22个学科),采集面覆盖全球几万乃至十几万家不同研究单位的学科。

ESI学科排名有3种方式,分别依据总被引次数、论文总数和篇均被引次数排序,其中被采用较多的一般是按总被引次数的排名。ESI数据库每两个月更新一次。

以上数据为人工整理所得,如有错误或遗漏,敬请指正。

 

(作者:于鲁江,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规划专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972298.html

上一篇:以“第一”论英雄——以201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数据为例
下一篇:国内高校入围ESI的优势、潜力学科
收藏 IP: 180.159.85.*| 热度|

11 彭真明 周可真 黄永义 王桃云 陈南晖 刘丽华 guhanxian htli qzw changtg wqhwqh33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1/0 | 鎬昏:0 | 棣栭〉 | 涓婁竴椤� | 璺宠浆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0 0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