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要了解卢梭,不得不读的《爱弥儿》

已有 4946 次阅读 2016-4-11 17:30 |个人分类:经典导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开创者),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18世纪法国大革命伟大的思想先驱之一。出生于瑞士日内瓦,少时博览群书,受洛克、莱布尼茨、笛卡尔等人影响,广泛涉猎数学、天文、历史等领域,与狄德罗、伏尔泰、霍尔巴赫等人成为启蒙运动的旗手,参与了《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是“百科全书派”重要成员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社会契约论》(1762)、《忏悔录》(1782)等。1761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新爱洛绮丝》出版,轰动巴黎,次年,《爱弥儿》与《社会契约论》一同出版,进一步提高了他的声望。

一、教育的目的

    在上期推送中,我们介绍了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他将儿童的天性作为教育的“原材料“,提出应当根据儿童的天性去发掘他们的兴趣点。卢梭遵循自然的教育思想是对昆体良”遵循儿童天性“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爱弥儿》一书中,他试图通过虚构一个教育体系来论证在《社会契约论》中良好的的教育可以使“自然人“在趋于堕落的社会中健康生活的论点,通过《爱弥儿》半小说式的论述去阐发他的教育思想,“尽管有许多人著书立说,其目的,据说,完全是为了有益人群,然而在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人忽视了“。

 每一个自成体系的教育家都有一个建构完美的乌托邦,杜威认为生长无止境,教育无目的。真正优质的教育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遵从个体的兴趣而变化;夸美纽斯的教育观是其宗教观与世俗观的综合体现,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把人类培养成理性的动物和万物的主宰,给人以知识、德行和虔信,今世为己享乐为国家服务,死后获得永生;赫尔巴特将教育的目的分为必要的目的和可能的目的两部分,“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目的“,必要的目的即是道德的目的,他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平等、自由、独立、富有见识即为自然人。卢梭认为良好的道德是成为自然人的基础,”总之,在个人道德中,爱弥儿已经懂得所有那些关系到他自己的道德了。为了具备社会道德,他只需进一步认识哪些关系在要求人们遵循这种道德就行了,他在这方面所欠缺的知识,不久就可以获得的“。

二、分阶段教育

 《爱弥儿》全书共五卷,第一卷论述了如何对两岁之前的婴幼儿进行体育教育,以适应以后自然人的教育;第二卷中,主张对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第三卷论述如何在具有思想及感官经验的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进行智力教育;第四卷中论述如何对十五至二十岁智力发育相对成熟的青年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前四卷针对不同年龄段自然人的培养,卢梭在第五卷中认为应当对男女青年进行爱情教育,以适应自然发展的需要。“《爱弥儿》中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强调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相对于理性教育而言,他认为更应该通过个人的经验去学习。“

 人的一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智和受到的诱惑是不同的,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卢梭也认识到了教育要遵从自然法则,并提出了教育方法的阶段论,”十岁诱于饼干,二十岁诱于情人,三十岁诱于快乐,四十岁诱于野心,五十岁诱于贪婪。人,到底何年何月才会追求睿智?”因此他主张遵循自然本性,以天性为师,在人生各个阶段因时施教,“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个人不仅不能知道所有一切的事物,甚至连别人已知的那一点点事物他也不可能完全知道。既然每一个错误的命题的反对面都有一个真理,所以真理的数目也同谬误的数目一样,是没有穷尽的,因此,我们对施教的内容和适当的学习时间不能不进行选择“,在自然的环境中接受自然主义的教育,从而培养孩子淳朴、善良的品性,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可能会毁灭孩子的天性。

三、性善论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认为正是后天的教育使得孩童沾染自私自利的习性”,人的天性里面包括“良心”,它的作用不仅指导人判断善恶,而且始终遵从自然的秩序,“我们之所以产生嫉妒的心理,是由于社会的欲望,而不是由于原始的本能”,是后天人为的法则改变了孩子的品性。在人类的原始时代,人们没有社会性,但在人的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从在的自然情感,即自爱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欲念,怜悯心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狱受苦者共鸣的一种情感”,“它调解着每一个人自爱心的活动,所以对于人类全体的相互保存起着协调作用”。这与宗教的“原罪说”是针锋相对的,因此,《爱弥儿》不仅体现了卢梭的教育观,同时还体现了他的社会政治观。卢梭认为,为了改变后天劣质的教育保持孩子天性里的良心,必须改变暴君专制统治,同时始终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教育的任务是使孩子归于自然,脱离社会文化所设定的模型。

 卢梭的一切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自然法则原理,《爱弥儿》是卢梭认为“我的所有作品中最好、最重要的一部”,他系统地叙述了儿童各时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并提出了许多建议,人们追随卢梭的思路,研究儿童心理、生理特点,以此作为教育的理论依据,是教育学逐渐走上了科学化的轨道,同时他的教育理念也深深的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

 

(作者:马晓旭,里瑟琦智库研究助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969395.html

上一篇:一文了解985高校的两院院士
下一篇:解读高教教学成果最高的荣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收藏 IP: 180.160.8.*| 热度|

1 柳林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