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智库数据】2021年新增专业促进高校专业结构优化 精选

已有 4533 次阅读 2021-3-9 22:16 |个人分类:智库数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21年2月10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教育部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对各地各高校向教育部申请备案的专业予以备案;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其中,古文字学、量子信息科学、能源互联网工程、智慧交通、智能飞行器技术、创业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根据教育相关部门的公示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普通高等学院本科专业共新增了37个本科专业,他们分属于9个学科门类,分别是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力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如表1所示,工学门类新增专业就有14个,农学门类新增专业5个,管理学门类新增专业4个,医学、艺术性、法学、理学均新增专业3个。从历年增长情况来看,2014年至2020年,工学门类增长最为迅速,每年都有新增专业,且数量较多,总量达到门类新增专业之最,七年共新增77个专业,其中2020年工学类专业新增数量占据了12个专业门类新增数量的42%,这大大扩宽了我国工学门类范围。

表1 近七年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门类

微信图片_20210309221252.jpg

在各个学科门类中,工学除了专业数量最多之外,专业调整也最频繁。从表2、3具体来看,工学类新增次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分别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医学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智能感知工程。不难发现,这些专业几乎全都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领域息息相关。

文学类专业方面,近7年该学科门类专业新增45个专业,具体到各个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交叉专业)新增专业最多。此外,如果对专业再作细分,可以看出近年新增的文学类专业绝大部分属于外语专业,其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法语、英语、德语均有超20所高校新增开设,7年来小语种专业也明显出现快速增长。

和工学、文学类专业一样,管理学类专业新增次数最多的专业依然和互联网行业息息相关。其中从高到低分别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跨境电子商务、应急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供应链管理养老服务管理、医疗保险等。近7年来,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通过搭上互联网的高速列车得到迅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为国内电商的高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除了大数据管理和电商外,健康服务与管理也是近年颇受公众关注的领域之一。

受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公众对医学类人才培养的关注度有了明显提升。新增专业结果显示,2020年新增医学专业较往年上升。今年教育部回复的提案议案中多份提到了新增高校专业的建议包含“临床营养本科专业”,“老年医学本科专业 ”。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284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老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多措并举,强化老年医学教育。专业发展与国情相结合,显示了我国专业调整的与时俱进。

各个学科门类中,艺术学类专业在近7年共新增专业16个,仅次于工学类、文学类和管理学类。其中,音乐与舞蹈学类、美术学类专业最受欢迎,发展速度远高于其它专业。

表2 近七年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类别

微信图片_20210309221336.jpg

表3 近五年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称

微信图片_20210309221402.jpg

微信图片_20210309221528.jpg

微信图片_20210309221557.jpg

微信图片_20210309221616.jpg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中国的高等教育也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专业设置方面,一些旧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会逐渐被淘汰,而一些新的,引领时代潮流,符合时代发展的专业也会添加到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中去。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表示,“当前全球正处于由信息化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变,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不断催生和迭代出越来越广阔的需求空间,这为与之相关的新专业创造出了越来越宽广的发展机会。”当前可以看出高校正主动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及学科发展需要来调整专业。

此外,新增专业还表现出一些共性特征,包括: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跨学科专业更多涌现,工学类专业新增比例高,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成为专业建设方向等等。比如,2020年工学类专业新增数量占据了12个专业门类新增数量的42%,这与近七年来的新设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结构基本一致,比较稳定。

对新增专业体现的发展趋势,东北财经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汪旭晖教授分析:“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的速度和力度明显加快,新科技与不同类别专业之间以及不同类别专业之间深度交叉融合的特征越发凸显,由此所形成的新专业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中的作用越发突出。”

在专业增长的背后,一方面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发展的完善性与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容易诱发一些高校专业设置盲目的问题。例如一些高校新增专业存在盲目扩张、跟风趋同、利益本位、缺少规划、粗放发展等。突出的表现便是一些专业“设置快、停招快”,甚至出现新设专业尚未有学生毕业,即已停招的情况。例如,在今年大数据持续火热的背景下,就有学校撤销了2018年开设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显然,这不是专业不被社会需要,而是学校的办学实力、特色等不足以办好该专业。

再如,音乐、美术等艺术类专业近年连续登上就业红牌榜,但艺术类专业近6年里在新增专业中一直排名靠前,专业数量持续增加,招生人数累创新高。有研究人员评论为,“表面上是从更多考生利益出发,实际上是高学费驱使下的‘学校利益本位’的直接体现”。此外,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还存在“撒胡椒粉”现象,缺少统筹规划,粗放式发展,贪大求全,重量轻质,一哄而上,新增专业与高校的办学定位、发展特色及长远战略不相匹配,而且缺乏相应的学科布局和培养条件作为基本支撑。“这些问题的深远负面影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消化。”因此专家建议,高校本科专业调整应当遵循分类考虑、长线思维、动态调整和程序正义四个基本原则。

正如新华网曾指出,高校是要立足长远考虑问题,摒弃“短线思维”,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特色、学科基础、软硬件支撑、社会需求等各种因素,动态调整中及时淘汰一些培养质量低下、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特色和内涵的专业。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完善的专业设置调整干预机制,从宏观层面加强对市场人才供求的监控,以及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的预警和监督,规范普通高校专业设置调整行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1275845.html

上一篇:【教育评论】樊秀娣:“你妈挣多少钱”事件,谁该承担责任?
下一篇:建立新时代学校体育多元评价机制
收藏 IP: 183.192.34.*| 热度|

4 黄永义 黄荣 郑永军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