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创新与创业】企业化科技成果转化:Oxford University Innov...

已有 4457 次阅读 2017-10-22 19:3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创新与创业】企业化科技成果转化:Oxford University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Innovation(OUI)——成立之初名为“Oxford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随后改称“Isis Innovation”,2016年6月为凸显其与牛津大学的关系,改为现名——是牛津大学100%控股的研究和技术商业化公司,建立于1988年,旨在帮助研究人员实现研究成果商业化,主要活动包括专利申请、知识产权许可、咨询与劳务合同、新公司孵化、原材料出售等,同时为社会各界提供接触学术专业知识的机会。

OUI是世界一流的盈利性技术创新公司,也是全英第四大PCT专利申请者(2014年),同时是欧洲最大、全球排名第16位的大学PCT专利申请者。截止2014年的25年间,OUI已帮助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完成了1500项专利申请(现今每年达成许可协议超过100份),并形成了101家初创公司和衍生公司,其中有多家已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吸引了巨额社会资本。截止2015年年底,2000以来成立的83家衍生公司共吸纳外部投资5.35亿英镑,其中0.67亿英镑为首轮种子/天使投资,4.68亿英镑为跟进资本,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创新项目的投资价值已经得到市场认可。OUI至2015年工作人员超过100人,其中45位博士,14位MBA,专业化程度可见一斑。Isis公司职员数(Staff)从2000年的17人增加到2004年的36人,又增加到2012年的80人,到如今的100多人,15年间增加了5倍多。

OUI帮助所有牛津大学院系进行知识产权商业化,主要涉足领域为人文(humanities)、数学&物理&生命科学(maths, physical & lifesciences)、医学(medical sciences)、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其中针对医学进行的专利许可和衍生公司创建以及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咨询参与活动最为突出。成立之初,Isis公司的功能被定位为“以专利形式给予研究成果以充分的安全性,同时为大学和发明者带来回报”,但在实践中,公司活动范围不断拓展,尤其咨询服务和创新专业指导。在其官网上,Isis公司将其使命表述为“成为最顶尖的技术转移机构,透过商业手段将牛津大学的技术转移至产业界,支持牛津学者提供咨询服务并协助客户机构,以创造最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OxfordUniversity Innovation在最早在2009年成立香港分公司(面向亚太地区),随后在常州、苏州、柳州、深圳成立了合资公司,主要业务为两项:直接为中国客户提供科技转移服务;与中国当地政府和私人投资者成立合资公司。其中文网址为:https://innovation.ox.ac.uk/chinese/。2016年改名的初衷也是为了进一步服务大学在服务更广泛对象上的影响(contributes to the University’s mission of creating impact in thewider world by commercialisation of research and expertise)。

作为市场化运作的OUI强调技术的市场价值实现,注重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实现,而非简单地成为创新链条的某一环。基于此,OUI也把衡量工作成效的指标从专利披露数、存活项目数、专利申请数以及公司创建数,转变为许可证交易数、专利许可收入总额、衍生公司股权资产价值总额、衍生公司股票出售现金收入总额等。如果说前者是成果转化的表征性指标,那么后者就是成果转化本身。

1.主营业务

OUI可被视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转换者”(skilled translator),它使技术提供者与技术寻求者之间连接起来,前者包括大学、中小企业、研究机构、大型公司等,后者包括初创公司、中小企业、大型公司等。总体来看,OUI主营业务包括三大板块:

(1)协助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实现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包含原材料出售、专利申请、许可授权、种子基金、天使网络搭建、衍生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等。OUI按照比例(一般为30%)收取特许经营收入。

(2)向公共部门及企业提供技术转移和创新管理的咨询服务,服务范围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其亚洲业务增长尤为迅速。除为技术提供方及技术寻求方建立联系外,还为政府、科技园、投资者及研究资助机构提供建议和咨询,按照合同金额收取佣金。

(3)技术转移和创新管理方面的咨询,具体包括:为校外相关组织提供接触大学专业知识和学术资源的机会;帮助学术人员寻求和处理外部咨询服务机会;支持院系层面开展外部服务工作(包括咨询顾问)。

2.技术转移与衍生公司

从大学角度来看,牛津大学通过OUI可以充分保护知识产权,而且能够提供充分的财务回报,包括版税(特许使用费)分配回馈(如表1)、衍生公司给予大学的研究资助、研究成果转化奖励对大学的回馈、衍生公司现金与衍生公司股权持有价值、第三方政府资助等。仅2012年第一季度,OUI就为牛津大学及其研究人员带来了530万英镑的现金回报。此外,对大学自身发展而言,也具有较大的非财务回报,包括通过转化技术改善人类生命、提升大学的社会影响、“讲好牛津故事”、参与地方性经济活动、运行管理“牛津创新协会”(OxfordInnovation Society)等。需要注意的是,OUI建立的衍生公司的股份属于牛津大学而非OUI所有,所以这些股份并不出现在OUI的资产账目中。

表1  OUI技术转化收益分成

序号

总净收益分档

研究者个人

大学通用基金

院系基金留存

Isis公司

1

7.2万英镑以下

60%

10%

0%

30%

2

7.2万-72万英镑

31.5%

21%

17.5%

30%

3

72万英镑以上

15.75%

28%

26.25%

30%

3.创新网络

OUI与牛津大学校内的技术商业化相关部门都有紧密联系,特别是贝格布鲁克(Begbroke)科学园和赛德(Said)商学院的“牛津创业家和创新中心”。“牛津创新协会”是OUI运作的开放式创新论坛和创新网络,汇集了研究人员、发明家、衍生公司、技术转移专家、本地企业和全球最具创新性的跨国公司。1990年成立以来,俱乐部促成了大学与工商界的连结,并为企业提供了获得牛津大学科研资源和技术成果的窗口。至2014年,超过200家公司加入其中,每家公司需要缴纳6800英镑的年度加盟费。联盟会员可优先获取所有技术专利申请的提前通知、专利应用的定期新闻报、定制化成果展示的机会,并可受邀参加每年3次会议和晚宴。

OUI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其所构建的科技创新环境,并逐步形成了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尤其是形成了完整的创新链条和创业氛围。牛津大学周边区域分布着不同层次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包括大型的米尔顿科学园(Milton Park),中型的莫德林科学园(Magdalen Science park)和小型的贝格布鲁克科学园(Begbroke Science Park),即统称的“牛津科技园”。园区是牛津大学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基地,同时对OUI而言是广阔的物理空间、市场空间和创新链条空间,尤其是便于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是OUI发挥其功能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同时,贝格布鲁克科学园也是隶属于大学、依托于校内设施但又保持高度独立性的公司化运营实体,实现了传统科技创新资源与现代市场机制的完美结合。

4.投资资源

作为公司化运行的成果转化企业,OUI在大学与企业、发明与产品、实验室与市场之间搭建桥梁,以此实现大学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推动力与开放式创新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拉动力的汇聚,并进而募集充分的投资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获取高额回报。获取充足的投资资源是OUI开展科技成果最终转化的关键一环,目前其主要运作或参与的投资资源主要是“牛津大学挑战性种子基金”(Oxford University Challenge Seed Fund,UCSF),1999年发起成立,启动资金400万英镑,其中校方提供100万,财政部、惠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杰士派基金会(Gatsby Charitable Foundation)提供300万。种子基金弥补了“市场失灵”,填补了从实验室到市场(产品)之间的空白。UCSF董事会做出投资决策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种子基金是否在市场失灵的空白地带运作,它是否在产生转化效应,基金支持的项目是否有市场前景。目前,UCSF已经投资了超过13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投资额在2500英镑到25万英镑之间,约总计投资640万英镑,其所产生的33个衍生公司已吸纳8000万英镑种子/风险投资。

OUI实现了大学创业文化与工商界专业性环境的完美结合,其模式成功的关键点在于:完全的控制权,包括强大的、世界一流的研究基础,以及多样化的研究赞助;清晰的知识产权政策,包括得到了校方顶层支持和校内多方面的广泛支持;研究和技术转化投入保证;明确了内部的责任划分;有效的内外沟通机制,等等。OUI充分借助政府机构、研究资助者、外部投资者等创新主体的支持与网络资源,在科研人员、社会中介组织、企业之间建立了长效的联络机制,并通过发挥其组织和管理优势,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大跨度、市场化运作机制,一方面通过许可、咨询方式,向现有企业和社会部门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另一方面通过引入社会投资,创办衍生公司,建设新的市场主体。

供稿:吴伟,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

本文主要内容发表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作者为吴伟、范惠明、余晓),并收录于《协同创新:来自多层面的案例》一书(科学出版社,预计2017年10月出版,作者:吴伟 范惠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1082000.html

上一篇:【智库数据】哪些双一流学科进入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下一篇:【域外动态】大数据,“大”有讲究 ——院校研究面临重重困难...
收藏 IP: 101.94.2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