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我球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rlong 地质勘查 地球化学 人文诗词

博文

四言诗:天成歌(附:小辩几个宇宙物理术语)

已有 5658 次阅读 2017-4-18 14:19 |个人分类:道法自然|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天成歌


梵天有道,为物恍惚;

真空涨落,希场自育。

量子蒸发,宇宙生炁;

玄气漫天,精气萦谷。

膨胀冻结,凝为精露;

星系簇集,炽然宝珠。

爆而绽蕊,烛照天际;

旋而成渊,光折透镜。

何等神功,裁天分野;

何方妙手,缀星织锦。

谁凿巨穴,幽居天室;

谁奏超弦,一统无极。

天风悠扬,襟怀八荒;

天网恢弘,广撒无遗。

远追太初,背景飞红;

超观华藏,浑然弥蒙。

时空涟漪,响作天曲;

刹那泡沫,般若永恒。

伟乎哉!

太一生水,演绎流形;

空呈时间,易分质能。

暗涌明动,引斥互耦;

镜像对称,表里对应。

内禀常量,自掌玄机;

天制法界,圣垂方程。

---郑中2017-04-18




附录:现代宇宙物理几个术语的内涵辨析和翻译措辞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除水、火、土、气等之外,还存在第五类物质,它是万物之精华,弥漫宇宙,构成天体,即亚里斯多德所谓的aether,它是一种居于天空上层的大气。拉丁语称为quinta essentia。后由法语进入英语后改为quintessence。中世纪炼金术士认为它能治百病,得之可长生不老。quintessence后引申为精髓、精华、典范等。

有人将quintessence译为精质,即精华物质之意。精音近quint,粒子意象明显。quint-五,essence精华、实质,故有人将quintessence直译为第五原素。素,从生从糸,本意为“本色丝帛”,而原素在现代汉语中已有太多的粒状意象。故前人这两种译法都不符合西哲所描述的quintessence的性态特征。

亚里斯多德所谓aether,古希腊人以其泛指青天或上层大气,其实就是中国道家所谓的太清(而清虚是充满太清的宇宙空间)。后来笛卡尔复活以太,认为它是充满宇宙空间的介质,进而提出以太旋涡说。所以我曾将以太当译为“易汰”。易,涡旋变易也;汰,流体运荡也。其实,易汰即太清。《庄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流乎无形,发泄乎太清”。《淮南子》:“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而物无能营”,“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阮籍《大人先生传》:“体云气之逌畅兮,服太清之俶真。”高诱:“太清,元气之清者也。”太,大之极也,弥漫宇宙也;清,青幽之水也,真空流体也。太清,弥漫周天,潜运暗流,性态近乎易汰。故就quintessence的古典文本内涵而言,更接近中国古典哲学所谓的太清

现代物理学认为暗能量是真空量子噪动产生的一种负压,导致宇宙加速膨胀,在大尺度上表现为与万有引力对抗的斥力效应,其存在形式类似西方古典哲学中的quintessence。暗能量因不参与电磁作用,所以不吸收、反射和辐射光,故谓之暗。暗能量对抗引力作用,有物质作用效应,而无物质形态特征,故谓之气。故就暗能量的物理内涵而言,较接近中国古典哲学所谓的元气(元炁),或宋代谢守灏所谓“玄气”(玄,暗黑也)。

精,青色米粒也,中国先秦哲学用指最细微的物质存在形式,相当于古希腊哲学所谓原子。《道德经》:“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周易》:“精气为物。”《管子》:“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庄子》:“夫精,小之微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素问•五运行大论》:“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现代物理学认为暗物质只参与引力作用,由某些未知的基本粒子构成,故谓之精;但密度低,弥漫广,数量大,占宇宙总物质密度的26%,故谓之气。按其运动速率,可分为冷、暖、热暗物质等三类。暗物质恰似一种介于显物质与暗能量之间的复杂存在,可谓之“精气”。而一般显物质(如星系簇、星系)就像暗物质凝结而成的“精露”,沿暗物质汇聚的宇宙丝网而呈串珠状分布。

   总结:暗能量(元炁-玄气)、暗物质(精气)、显物质(精露)、易汰(太清),统一于真空(超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9142-1049654.html

上一篇:与其自大不肖地吹五千年,不如考究失传的中华上古史
下一篇:好书推介:《我们的数理宇宙:我对终极实在的探求》
收藏 IP: 182.150.145.*| 热度|

4 许培扬 李颖业 武夷山 魏焱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