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已经177年了,为何仍然缺乏民族自信心?
根源肯怕还是在于欠缺有关知识的普及所导致,包括,中西文化的同期比较与文化交流的历史考察,以及学术共同体的规范与建制等。
A自立 - 美国爱默生*的作品,是说精神的独立,即自强不息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
B学术或科学的真理性,不存在国界,都以1-逻辑与客观为评估,这就是自立。
如果,以2-人为因素或影响因子说了算,却恰恰违背了A和B - A和B是讲的同一个道理,2-同行评议,包括国际同行,也唯以学术或科学的1-客观和逻辑来评估 - 这就叫自立。
这类同于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即,法治与制度是依据法律和证据来评估的。科学与技术也是以客观规则来评估的,不随主观或私欲,非功利与不拜偶像,而是正义与公正,遵守规范和学术原则等。
也就是,都是在于排除主观-人为与任意性,而以客观-逻辑与验证性等来管理与评价的,比如,期刊因子和引用率,就存在主观因素,而知识的发现与知识的转化,则是客观因素;因而,必须离开主观与人治的观念,转换到客观与逻辑 - 即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依据伦理与规则 - 即法治的行为模式。
这是职业管理的问题,也是功利主义的文化环境和诚心等问题,说来很复杂,更深层的缺乏自信的问题;但是,论文发表在哪里都是一样,对于学术或科学与技术,与发表在任何刊物或出版物或媒介没有关系,比如,著名数学家佩雷尔曼的数学论文,古代社会更加没有今天的期刊和影响因子等。
而且,期刊因子是评估期刊品牌的产品质量,为何不把自己的期刊产业发展起来?自食其力,发展自己的期刊产业-数据库产业、软件设计和仪器制造产业等 - 这就叫自立。
自信是与诚心关联在一起的,即,是否敬业、诚心诚意把事情做好,精益求精或精确、严谨等。
简单地说 - 在根本上仍然是A人文精神 - 客观公正和伦理规范与B科学(培根的Scientia)方法 - 逻辑推理和客观求证(格物致知)的普及问题,包括教育学与管理学等。
注*::
爱默生(R.W. Emerson,1803-1882年)和爱迪生(T.A.Edison,1847-1931年)- 美国引进中国的文官制度(通过英国和法国)时期。而中国自从去儒家文化以来,自信心就开始在文化(或精神与信仰)层面缺失。
根本上,就是一个产业发展模式 - 大学与企业的知识(核心点)产出与知识转化的问题。如何使儒家(发展的知识传统)成为国际社会的伦理学诠释,从而带来未来的全球影响力?以及何时能够出现爱迪生(包括Science期刊的发展)这类发明家型的企业家?
-(2017年网络日记/随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0 0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