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博文虽名为“抗争”,实为不得已的“据理力争”罢了。不料,得到百余博友的“推荐”和评论。如此“热门”原因为何?我以为:
1、参与《科网》博客的网民,绝大多数是中青年学人,可算是诸多网站中,平均知识水准(不敢用“素质”二字)最高的。“评职称”至关这一群体的切身利益,大家不得不十分(十二分?)关注。
2、当今大学的职称评定委员会是否称职?说来也简单,任何一个执行“投票”职能的“评委会”,公正并确具相应判断能力的评委必须过半、或达三分之二以上,其评定结果才可信。那么,请大家都来判断一下,你所见过的评委会是否达到此标准?再推广一下,当今社会,从上到下,各类、各级形形色色的“评委会”,能达到此标准的占几成?
以下说两个评职称的故事,内容不似以上那么严肃,各位不妨轻松地听我道来。
故事一,主人公是一位系主任(九十年代,学院变大学的潮流之后,系主任变成学院院长)。
数学老师LYB,1980年前后,从外单位调入我的大学,课讲得好,一来就给全校的工科教师开数学补习班。我曾听过他讲复变函数,每堂课后都布置作业,L老师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然后在堂上宣布作业优良的名单,最后还叮嘱一下,凡不在此名单者,要注意啦!你想,听他课的老师们皆中年以上,被他这么一督促,谁还敢不顾面子不努力?
L为人正派,且属“外来的和尚”,与同事之间,既无历次政治运动造成的恩恩怨怨,又不涉及帮派人事纠葛,便“仕途”顺达,先当了数学教研室主任,后升任基础部主任(系/学院级)。别人若当到这一级,要么升级,要么连任,最不济的卸任后也要兼个处长。L只当了一届,便上下得罪了不少人,闹个小鬼儿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灰溜溜下台,仍旧平平一教授。
LYB教授最经典的故事是关于评职称的。某次评副教授,学校下达的名额一如既往僧多粥少,够格的人数多于升职名额。某申请人X自信有十足把握,结果却出乎意料,气哼哼地去系主任办公室论理。L对他说:
“这是系评委会投票的结果,不是我个人说了算的。”
“你说,我哪里不够格?”
“说老实话,你是够格的,名额少,我也没办法……”
“我得了几票?”
“对不起,按照规定,具体的得票数保密,连一般评委都不知道的。”
“那——我只问你,你投了我的票还是没有?”X不依不饶步步紧逼。
“……”L似乎被噎在当下。
“你说,你究竟投没投我一票?”X不由自主地抬高了嗓门儿。
“你非要我说,我只得说实话,我没有……”
哐当一声响,没等L把话说完,X摔门而去。
传说这个故事的人大致分两类。讨厌甚至恨L的人们一律幸灾乐祸;同情L的人则大多叹息摇头,嫌L老师脾气过于耿直——“不!简直是太迂腐,绝不是一快当官的料!”
故事二,主人公是某大学的老师LZL。
L先生年龄长我两岁,六十年代初大学毕业,我和他相当熟识。他在大学教书一辈子,教学科研都不错,性格豪爽人缘也好。让我很意外的是,他直到退休职称还是讲师。
问题出在他参评副教授的八十年代,从那时起,评职称须通过外语考试。那一代学人都差不多,中学和大学一共学了8年(或12年)俄语,大学毕业后又是下乡参加“四清”,又是“十年浩劫”的文革,俄语几乎全忘光。L该评副教授了,但他认为自己断无可能通过而拒绝参加外语考试。对不起,评职称不是“请客吃饭”,没人求着你出席。眼看资历相同的同事们当了副教授,再过几年接着升职教授……L则始终心安理得地当他的讲师。
关系不错的同事、好友们没少劝过他,随一随大流去考:“只要不是白痴,都能过关。”他们说的是大实话,我周围的同事,凡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几乎没有不及格的。我有几位工人技师的好朋友,从未正式学过外语,工作中也不用外语,经过短时间的“考前辅导”,全都考及格,升职工程师。
但是L就是不听劝,咬着死理:“我没那外语水平,坚决不考!”
最亲近的人恨恨地骂他:“你就是一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对于上述两位L先生,我从不认为他们迂腐,打心底崇敬并仰视着他们。——您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2387-593166.html
上一篇:
学者遭遇不公也要奋起抗争!下一篇:
为什么电影里汽车轱辘倒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