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It from bit

已有 6313 次阅读 2013-12-6 08:56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Bitcoin虽然输给了selfie,没能成为今年的热词儿,却肯定是最热的窝头。刚才听说央行们不喜欢那个虚拟的玩意儿,不知是他们太Out还是太英明,看见了未来。

 

Paul Davies20年前写过一本《物质神话》(TheMater Myth),意思大概是:“别信物质,物质就是个神话”:“科学家越来越认为物理宇宙不是一台齿轮组合的机器,而更像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一块块的物质去了,比特比特的信息来了。这就是新出现的宇宙范式的模样……

 

Paul的思想渊源大概在WheelerW将量子观推广到宇宙,在他看来,观测者就是在参与宇宙的创生(即书中所谓的“分享宇宙”)。想象从遥远类星体发出的光子,穿过中间的天体然后汇聚到地球。于是,绕过天体的两条路径起着两条狭缝的作用。那么,根据双缝实验,光线走哪条路线,取决于我们今天的“延迟选择”。换句话说,今天的观测决定了几十亿年前的光线的路径!于是,W老师将我们熟悉的“物质—信息—观测”的传统路线,转变为“观测—信息—物理”的新思维。从这个逻辑,可以引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当我们没有观测时,宇宙还存在吗?

 

于是,W老师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来说明量子信息对宇宙的“决定”:it from bit——“每个物理量(每个it),都从是或否(‘yes-or-no’)的二元状态(bit)衍生出它的终极意义。”后来,这个口号被赋予了更物质的内容。惠勒在自传里说,“信息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关于世界的东西,还是我们‘创造’世界的东西。”(这也就是所谓的“创造实在”。)

 

Bitcoin是不是那个东西在货币世界的一个小实验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747464.html

上一篇:卡梅伦的草堂墨迹
下一篇:从月亮看地球
收藏 IP: 210.75.233.*| 热度|

5 陈湘明 柏舟 王春艳 anran123 luxiaobing1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