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在书市听到一个有趣的词儿——高仿。这本来是说假冒文物的,这会儿用来说“假冒”图书了。有些书做得确实不错,但出身不好,“盗版”难听,于是改称“高仿”。
有些书其实并不“仿”,因为本来就没有原版——我见得最多的是名家的“文集”,厚厚的一大本,密密麻麻的字,把作者的作品挤在一个本本里。这样的书,应该姓胡,叫“胡编”。
不过也有做得可以乱真甚至“超保真”的仿品,只有出版社自己的人能分辨,他们苦笑说:好的是假的。
听说启功先生从来不会去“打假”(公开拍卖的例外),他很包容那些模仿他的人。别人拿来东西请他鉴定,他说,写的好的是假的,写的不好的是真的。
启功先生对“盗版”的宽容,令我想起鲁迅当年说的,“有人翻印,功德无量”。盗版从经济和法律上讲当然是坏事,但作家们口口声声说盗版破坏了他们的创作,我就没想通是什么逻辑——难倒你的创作是为了多挣版税吗?真正的好作品似乎都不是有钱人写出来的,作家钱多了不是文学的好事儿(所以诺贝尔奖应该只发奖状不发奖金)。
何况,书写出来不就是给人看吗?看的人多了不好吗?作家们也许认为如果没有盗版,人们就会多买正版的,这样出版业和市场就健康了。遗憾的是,如果没有“高仿”的,很多作品根本不会有读者。真正畅销的书,盗版的多,正版的也多;如果没有盗版做指标,正版的也不会多——我不支持盗版,也不买盗版书;但我也不反对比原版还好的“高仿”,更不反对没有原版的“胡编”,当然要编得漂亮——正版与盗版是一个有趣的猫和老鼠的游戏,一起玩儿才有趣,这是生态问题,不是法律问题,打官司顶多换回一点儿钱,改变不了游戏的环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