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形式的好奇(1) 精选

已有 3599 次阅读 2011-5-27 08:40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 形式

 
 
在前面的一篇短文里,我说“数学物理的哲学大概就是对形式的意义的好奇”(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992&do=blog&id=443213&cid=912443&goto=new#comment_912443_li),有朋友对这句话提出疑问,要我解释。那句话确实很模糊,想起那句话的时候也只有点儿模糊的“概念”,写过以后,在脑子里转了几圈儿,大概能“自圆其说”。可是,没工夫把那些零碎儿系统化,只好一点一点地写,一边写一边感想,也许还能多写点儿东西出来。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本来很辨证,但我们经常强调了内容而忽略了形式,所以我要“矫枉过正”地只说形式的意义——正如诗词不仅要内容,同样需要形式,而形式的美感(还有其他的“感”)多半儿超过了内容,要不大白话早就把诗歌取代了。
 
在科学里,形式也不单是为了美,不要科学美的人同样需要形式,因为它有时候比实验更令人有信心。毕竟,实验只能是有限的重复。例如,实验确定电子的寿命大约是10^23年, 而质子寿命比它高9个数量级——换句话说,电荷守恒的实验证据不如重子数守恒的实验证据那么“铁”,但我们大多怀疑重子数是不是守恒,还费大气力去寻找质子衰变的痕迹,却几乎不担心电荷守恒,为什么呢?因为电荷守恒有规范不变性的保险单——它既然在形式上那么和谐而优美,我们为什么要去煞风景呢?
 
内容决定形式,像过去的政治口号(我看以前的一些文学选本,选择的标准就是思想性第一,艺术性第二、第三),不知怎么“被科学”了。如果一门学科还不懂得形式的意义,还没有追求形式的需要和意愿,那它距离好的科学还有十万七千九百里的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448444.html

上一篇:浑沌与变形
下一篇:冷香瑟瑟
收藏 IP: 210.75.233.*| 热度|

13 吉宗祥 鲍海飞 武夷山 孙学军 谢鑫 柏舟 陈湘明 李学宽 黄锦芳 刘颖彪 梁进 xqhuang luxiaobing12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1 2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