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丁樱:河南中医儿科拓路人(国医大师列传-12)

已有 1769 次阅读 2022-10-19 08:55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2-10-13;作者:孙学达,郑金铎

丁樱,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院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院长。1951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74年进入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99年临危受命重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历时15载带领该科室发展壮大为全国第一个中医儿科医院,并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的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丁樱是河南中医界有名的“铁娘子”,她对中医儿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间发生的故事曲折而动人。

翻开丁樱的中医“育儿”经,里面有建设中医儿科重点专科、名科,发掘中医儿科系列优势病种,带出一支强劲的中医儿科人才队伍,成立全国第一家中医儿科医院……而这一切的最早开端,竟是源于一个落魄衰败、中医特色不突出的儿科科室。

走上中医之路,与儿科工作结缘

丁樱1951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外语老师,系民国时期上海同济大学毕业生,性格耿直,对工作认真负责;母亲则是一位医生,性格开朗又能吃苦耐劳。四五岁时,丁樱随父母迁居河南。1965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河南省重点高中,后迫于当时的现实原因和家庭经济压力,在母亲的建议下转到卫校学习。

1968年从卫校毕业后,丁樱先后被分配到河南林县河顺公社医院、林县人民医院、安阳事业单位职工医院做医生。其间,内外妇儿多门专科、从西医到中医,丁樱都有涉猎,还有幸与国家医疗队(由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医生组成)、河南省医疗队的老一代专家朝夕相处、一起工作,再加上自身性格开朗、眼明手勤,帮老中医抄方、抓中药、炮制中药各种杂活儿样样不落,帮护士打针的活儿也“抢着干”,丁樱的中西医医学知识、经验储备和临床技能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1974年,已经在基层临床一线实战了近6年的丁樱,因为业务能力突出以及难得的“好人缘儿”,经单位领导和同事一致推荐,进入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学习,正式迈向了中医之路。

之前在基层医院的经历让她知道中医能治病,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再加上学西医出身,一时间思维难以转换过来,在最开始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丁樱就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那时候,学到‘肺主气司呼吸’时,因为和西医理论没有太大出入,还能理解,但当学到‘脾主运化’这种和西医反差较大的理论时,就感到费解了,尤其是科学已经发展到原子、质子时代,怎么还在讲阴阳五行呢?”丁樱为此颇为苦恼,甚至一度萌生了退学的想法。好在当时学校经常组织医疗队下乡义诊,丁樱有机会跟随学院的中医名家深入基层为老百姓看病。在多次跟师义诊过程中,一个个典型有效的病例让丁樱逐渐领悟到了中医理论的朴素生动和中医临床的鲜活魅力,也让她下定了跟名师、学中医、做临床的决心。

大学毕业后,丁樱顺利留在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在工作中,丁樱有幸与著名的中西医儿科专家李晏龄、黄明志、苗培显、郑建民、高智铭、张子萍、范忠纯等朝夕相处数十年,在他们的亲自指导下查房、出诊、走上讲台并参与科研。“这些前辈们把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我,使我很快领略并掌握了辨证施治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积累了诊治儿科疾病的宝贵经验。”每忆及此,丁樱对这些中医前辈都有道不尽的感激。

有儿科前辈的传帮带固然是职业生涯中莫大的幸运,但丁樱始终信奉“勤能补拙、恒能致远”,多年来在专业知识涉猎和临床技能学习方面丝毫不敢懈怠。无论临床工作多么繁忙、家中事务如何羁绊,她总要挤时间完成各种专业相关的中医师资班、进修班、经典研习班的学习,这是她内心踏实感的重要来源。

也正是在步入中医儿科临床,有了更加丰富的实践之后,丁樱对中西和西医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她意识到,“中医和西医的思维模式尽管不一致,但有其共同的研究对象和价值标准,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是非常有益的。”这一观念也为她日后带领团队重振儿科埋下了伏笔。

从优势病种入手,带出儿科重点专病专科

1999年,丁樱正式接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彼时,全国中医儿科均处于低落期,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儿科也不例外:床位只有25张,床位占用率不足50%,日门诊量不到100人,业务量在全院倒数第一。尽管摆在眼前的是个“烂摊子”,丁樱始终对这个工作了20多年的科室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

经过一番思索,丁樱认为造成儿科“老大难”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经过基层医院儿科的初步“消化”,大部分儿科普通病、常见病都能得到解决,留给省级医院儿科的多为疑难病或重症,这等于来了“瓷器活”,手里却还没有准备好“金刚钻”;二是医院儿科的发展仍停留在“大儿科”的粗放水平,缺少高精尖的细分专业,更没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医院几代老中医宝贵的儿科临证经验也未得到很好的传承;第三,中医儿科医务人员高付出、高风险、低收益,人才流失严重,专科规模呈现日益萎缩的趋势。

以上三方面原因,在科室的实际运作中,可以说是互为因果、错综复杂,形成了恶性循环。在丁樱看来,解决前面一揽子问题“打蛇打七寸”的关键,就是让中医儿科的专科设置真正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需要,出路就是对中医儿科进行三级学科分化,筛选出中医儿科优势病种,走专科专病的路子。

丁樱认为筛选优势病种可以聚焦危害小儿身心健康的慢性、重大疑难病,发病率高的常见病或具有交叉感染性、传染性的疾病,还要中医药疗效显著、特色突出,具有雄厚的前期研究基础和较好的应用前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她带领团队首先对小儿肾病、脑病、呼吸病这三个专业的疑难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后又拓建了小儿急危重症、感染两个方向,突出了专科专病建设。

在儿科疾病的诊治上,丁樱带领团队,利用该院一批国内知名的老专家在儿科疾病诊治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作为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一手抓中医特色,一手抓现代诊疗技术,利用现代先进技术为中医诊疗服务,推动了中医儿科临床不断发展。

事实证明,方向对了,路也会越走越宽。渐渐地,丁樱团队有了应对儿科疑难重病的“金刚钻”,也有了让中医儿科人才栖息的“良木”,不缺技术不缺人才,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患者都慕名前来求诊。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儿科的规模就扩大了不止10倍,患者数量大幅增加,一度出现了儿科专家一号难求、儿科病房一床难入的局面。2001年以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先后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卫生部中医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儿科全国协作组大组长单位,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儿科名科等。

丁樱说,这些成绩建立在她对儿科学科发展方向和内涵不断把握的基础上。

医教研并进,创建国内第一个中医儿科医院

在建设小儿肾病、脑病、呼吸病专科专病的同时,由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教学医院,丁樱还力主加大以上三个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及专科病区、科研项目、实验室基地等多方面的配套建设。

丁樱十分重视科研,在其办公桌上,常年摆着一株雷公藤,这是她临床用来治疗过敏性紫癜的良药,也是她做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丁樱曾先后申请“十一五”“十二五”两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带领团队研究中药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与毒副作用,结果证实“大毒有大效”,且副作用在可控范围内。后又提出雷公藤多苷及雷公藤颗粒在儿科临床的使用方案和使用剂量,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

在后来的发展中,儿科还先后成立了小儿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结缔组织病、重症监护、精神心理、遗传代谢等专业。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建设,各专业均具备一定规模,儿科形成了医、教、研并进的发展格局。

2004年,随着专科规模不断扩大,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已经发展成为具有215张床位、3大病区的院中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2014年又扩至355张床位、5个病区。近年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小儿难治性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重症肺炎、哮喘、脑性瘫痪等疑难疾病、急危重症的收治率逐年增加,改变了老百姓眼中“中医只能处理常见轻病、慢病”的观念。

如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年门诊量达60多万人次、开放床位609张,开展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40余项,开设小儿肾病、风湿病、脑病、肺病、感染、急危重症、外治等9个独立专业病区,是唯一拥有小儿肾脏病理国家三级实验室、全国中医儿科疑难疾病会诊诊疗中心的单位。病房收治患者的数量、疾病谱的广度难度、专业特色均位于全国中医儿科之首,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儿科专科专病建设特色突出、成绩优异,且形成了临床、科研、教学等配套发展的专业格局,在儿科领域足以独当一面,2015年12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正式获批并挂牌“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2021年,河南中医药大学又正式成立儿科医学院,实现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科学及临床学位全覆盖的中医儿科培养体系。

严师亦慈母,带出一支中医儿科强劲队伍

丁樱深知,人才是学科和专科建设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中医儿科很难行稳致远。她对中医儿科人才的培养有多重视,从其实际行动中可见一斑。在2000年前后,儿科最艰苦的日子里,丁樱毅然将科里的几名学术骨干送到了北京进修学习,自己却每天守在科里。她的一番苦心没有被辜负,并形成了一股凝聚人心的力量,让那些科室骨干成员在见了世面、长了本领以后,还心甘情愿地回到儿科科室,和丁樱一起打拼。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任献青是丁樱的第一个硕士和第一个博士研究生,也是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建设中陪着她一起经历过“苦日子”的同事。他说:“科室最困难的时候,丁老师主动把家里的台式电脑搬到儿科供大家查资料、记录科研数据用,她也是科里每天最早到岗、最晚下班的,几乎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

丁老师常常告诫我们,在中医之路上,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把眼光放长远。所谓‘芝麻’,就是眼前的物质利益。丁老师担心我们年轻人为了物质利益走捷径,在事业上有所偏废。做学术、做科研是需要沉下心来的,尤其是做科研,早期条件十分艰苦,投入精力很多却可能迟迟不见成果,年轻人很容易放弃。”老师的谆谆教导,对任献青来说就像定海神针和指路明灯一样,让他在奋斗的路上不再浮躁和彷徨。

数十年来,无论工作多忙,丁樱都坚持完成课堂和临床教学的一线工作和管理,尤其是儿科研究生的课程及临床实习,都由她亲自主抓。丁樱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总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并给与指导改进。她常说:“如果学生在成长的阶段,作为老师不能够非常明确地指出来存在的问题,这个学生就错失了改正的机会。”

据丁樱的学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副院长张霞回忆,丁樱是在儿科研究生导师里最早施行例会制度的,开会时所有研究生上台进行汇报,有个临床、科研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汇报时常常出现语病,丁樱发现这个问题后,及时给予了指正。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就非常认真地去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不久后便把这个短板补了上来,这对他后来的讲座、答辩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和学业上、工作中的“严师”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在生活中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力所能及的照顾。有些学生家境困难,丁樱了解情况后,会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钱帮助他们。工作闲暇之余,她也会拉着学生和科室里的年轻医生话家常,细心地询问他们在生活中是否有困难,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些已经毕业的学生在联系丁樱时,亲切地称呼她为“导师妈妈”。

在丁樱培养的109名硕博士和42名师承学术继承人中,有三分之一在国内外高校、医院成为学术骨干,成为儿科主任者已有十余名。“当看到一批批青年骨干迅速成长起来并为儿科作出重大贡献的时候,我由衷感到欣慰,并有成就感。”让更多年轻人从“承者”变成“传者”,让中医儿科开枝散叶,是丁樱最大的心愿。

在诊室里,她是亲切又耐心的“医生奶奶”

今年已71岁的丁樱,目前依旧坚持周一至周五全日制工作,每天早晨7点准时坐班车赶往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8点处理完儿科的各项事宜,9点准时出诊。丁樱的学生也是助理高敏介绍,即便有上级文件规定了她所在级别的挂号费用,丁樱仍坚持多年坐诊普通门诊,只因担心那些穷苦病人挂号困难。她成为国医大师后,全国各地前来求医的疑难疾病的患儿日渐增多,颇耗精力,在医院多次征求意见下,今年才增加了挂号费用。

看病是个良心活儿,来儿科看疑难门诊的都是转了好多医院才找到我们这里,患儿和家长急切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我们不能跟着着急,要更加细致地明确诊断,更有耐心地做好医嘱。”丁樱坐诊期间经常这样嘱咐自己的学生,她深知,对患者的耐心是从医的一门必修课。

旭旭(化名)是一名狼疮性肾炎患者,在很小的时候父母便带着他辗转各地看病,但都没有好的治疗效果,后在朋友的建议下求诊于丁樱。经过几次治疗,旭旭的病情逐渐控制住了,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旭旭一直健康成长,全家对丁樱的感激不言而喻。

旭旭的母亲说:“丁老师对孩子比我们做父母的还要负责,以前治疗时,孩子病情一好转,我们就会放松警惕,想着也不挡吃不挡喝的,带孩子出去玩,结果原本控制住的病情就复发了。丁老师得知后非常心疼孩子,耐心地给我们讲,一旦得了这类病,孩子就像是在走钢丝,家长对孩子的饮食、活动都要格外关注。自此之后,我们都谨遵医嘱。”

疑难病门诊的另一位患儿家长听到旭旭母亲的一番话,也忍不住感慨:“跟丁老师认识这么多年,最大的感觉是丁老师对孩子就像亲奶奶一样,非常用心。丁老师行医这么多年,患者少说也有成千上万了,可是对于每个在她这里看过病的孩子,只要走到她面前讲两句,甚至都不用说话,她就能想起孩子正在吃什么药,病情发展到什么程度,对孩子情况的了解比我们家长还清楚。”

也正是这样细致、耐心的诊治过程,让丁樱时常错过饭点,到下午两三点门诊结束才能吃上几口饭,但她甘之如饴。在她看来,“医生为患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60001.html

上一篇:与时俱进的中西医结合肝脏病学(2)
下一篇:[转载]丁樱:序贯辨治小儿肾病(国医大师医道传承-12)
收藏 IP: 120.231.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