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王瑞文:《一位精神科医生的独白》(10)——精神分裂症探秘之魔道抗争

已有 2029 次阅读 2022-7-21 14:48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从古到今对精神病的治疗方式五花八门,不一而举。其基本方法却十分相似,就是采用催吐、峻泄、放血等方法使病人身体趋近虚脱,从而达到抑制病人兴奋躁动的目的。这些治疗方法貌似有效,但病人身体一旦从虚弱状况恢复,其精神病态也很快依然如故。近代的发热疗法、脑手术疗法等看似科学,实际上对病人的身体造成的伤害更大。因此笔者将其统称为“野蛮疗法”。对这些既无科学依据,也无实际效果的治疗方法笔者就此略过,不一一赘述。但有种电休克疗法值得一提。因为那是一份种瓜得豆的收获。

电休克疗法又称电抽搐治疗,是用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大脑,人为制造癫痫发作以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1935年,匈牙利医师冯.梅杜纳发现精神分裂症与癫痫是两种绝不类同而且相互拮抗的疾病。他使用10%戊四氮快速静脉注射引起痉挛的方法人为地制造癫痫发作,以拮抗精神分裂症。但这种治疗方法风险比较大,很难准确把握用药剂量。1938年,意大利医师乌戈.切莱蒂和卢西奥.比尼在药物痉挛疗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更加安全的用电击代替药物产生抽搐的方法,这就是“电休克疗法”。现在医学已经证明冯.梅杜纳的观点是错误的,精神分裂症与癫痫并非是两种相互拮抗的疾病,但却“种瓜得豆”,意外地发明了电休克疗法。

电休克治疗对控制急性精神症状效果“立竿见影”,一直沿用至今。但人们对电休克的认知却是一波三折,颇带有戏剧性。

电休克疗法的原理至今并未完全弄清楚,很多专家认为它和早前面的“野蛮疗法”没有本质的区别。就像用关机的方法“治疗”计算机病毒一样,不删除病毒,开机后病毒很快就会“涛声依旧”。电休克疗法只相当于对大脑强行重启,其病根未除,重启后的大脑也只能获得短暂的“正常”,随后很快“疯狂依旧”。除非不断重启。可人非机器,岂能无限次地承受这样的折腾。临床实践表明,一般病人连续使用10次以上电休克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恍惚、记忆力难以恢复等不可逆的大脑损伤表现。

在有效的药物治疗发明之前,电休克疗法的使用十分有限。直到抗精神病药物出现之后,由于药物起效比较缓慢,电休克疗法就成了一种能够快速控制急性危险性精神症状的“开山斧”。药物和电休克疗法同时使用,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效率,非常受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欢迎。甚至成了精神科病房的标配。病房没有电休克就不能及时控制住新入院病人的病情,必然会乱成一团。据我国精神医学前辈王祖成教授回忆,在文革时期上海精神病医院,电休克疗法曾经被视为是“反动学术权威用来残害患病的阶级亲人的工具”而被禁止使用长达7年之久。很难想象那些年他们是如何控制兴奋躁动病人的。但在当年的医疗条件下,精神病院没有了电休克机,就像警察没有了防暴武器。

随着医疗和社会文明水平的进步,急性发病的狂躁病人的比例明显减少,抗精神药物疗效提高,加之病人和家属的反对,尽管现在又发展出了使用麻醉和肌松剂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电休克治疗的使用频率已明显减少,正在逐渐淡出精神科临床。

对精神分裂症真正有效的治疗是从氯丙嗪的发明开始的。

1950年,巴黎的外科医生亨利.拉伯里特在探索抗组胺药物异丙嗪能否减轻休克症状时,偶然发现患者使用异丙嗪之后情绪发生了很大变化,显得平静放松。同年12月,在异丙嗪的基础上,化学家保罗.卡本提合成了化合物RP-4560,也就是日后的氯丙嗪。1952年法国精神病学家吉恩.德雷德和皮埃尔.丹尼克首先报道用氯丙嗪治疗8例高度兴奋躁动的病人获得成功。不仅兴奋得到控制,其他精神症状也有好转。结果一出立马在医学界引起轰动。

氯丙嗪(chlorpromazine)也称“冬眠灵”,是第一个能够真实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它的发现和应用是精神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所以有人将其比喻其为精神科的“青霉素”,人们欢呼氯丙嗪终结了精神疾病治疗的“野蛮”时代。

当欢呼声平静下来之后,氯丙嗪的缺陷也开始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首先是它的疗效不够理想。它的总有效率只有60%左右,并且只是控制症状,属于对症性治疗,不能根治。为了防止复发,病人必须长期服药。一旦停药,复发概率在80%以上。其次是它的毒副反应较大,对心、肝、肾等多器官都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特别是有一种叫“锥体外系反应”的不良反应对临床治疗的干扰最大。这种反应的表现为病人表情呆滞,流口水,吞咽困难,肌张力增高,身体僵硬,震颤,步态慌张,扭转性痉挛等,病人看上去就像日本电影《追捕》中横路敬二的样子。这不仅让病人感到非常痛苦,还对病人的尊严造成极大的伤害。当时精神科有一种“治疗窗理论”:医生通过病人是否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判断药物是否“足量”。鼓励“足程足量”用药,即要用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大的剂量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在这样的理念的引导下,精神科医生普遍习惯大剂量用药,用到病人出现明显的药物反应出现为止。但这个过程对病人显然非常痛苦,甚至是危险的。临床上还不时有药物所致体位性低血压、吞咽困难导致被食物噎住猝死,或因药源性焦虑自杀,或出现恶性症状群死亡。

氯丙嗪的发明虽然具有划时代意义,但它远没达到理想的水平。继氯丙嗪之后,人们还在努力研发新的抗精神病药。有意思的是每种新药开始都声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临床使用后又发现存在这样或那的问题。从总体临床应用效果看,从50年代发明到80年代,氯丙嗪一直都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首选药。这一时期的精神科医生常常被人们嘲讽为“氯丙嗪医生”。

但有一个临床疗效早期被严重低估的药物,也是精神分裂症治疗史上另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药物——氯氮平。早在1959年Wander实验室就发现了一种具有神经阻滞效应的三环类药物氯氮平。按照当时精神病学界一种流行的观点:抗精神病药的锥体外系副作用强弱与疗效呈正相关。氯氮平因基本上没有锥体外系副作用反而不被人看好,长期受到冷落。

上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明显优于氯丙嗪。但同时也发现,氯氮平有导致粒细胞减少的严重的毒性作用。这使得人们对是否使用氯氮平的态度变得十分纠结。美国FDA直到1990年才批准氯氮平的临床应用,但要求必须在严格的血液检测监控下使用。一旦发现粒细胞减少必须立即停药。尽管这样的限制给医生和病人都增添了许多麻烦,病人每周必须做血象检查。但氯氮平还是很快成为了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氯氮平疗效的确优于氯丙嗪。

原以为粒细胞毒性作用是氯氮平其临床应用的最大障碍。但令人意外的是,最让病人不愿意接受氯氮平的原因反而是一些原以为不太重要的不良反应:①流口水,口角总是“垂涎三尺”,特别有伤病人的形象;②体重增加:导致严重肥胖,继而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③过度镇静,导致病人终日精神萎靡,意志消沉。

各种各样的药物副作用,严重的影响了疾病的治疗。许多病人家属抱怨药物赶走了魔鬼,但也带走了病人的灵魂。要么受制于魔鬼,要么交出灵魂,似乎成了病人无法周全的两难选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8239.html

上一篇:[转载]《自然》:把“癌王”逆转成囊肿,科学家可能找到了关键钥匙
下一篇:王瑞文:《一位精神科医生的独白》(11)——精神分裂症探秘之与魔共舞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