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赵洪钧说<周易>》:中馈探析

已有 2444 次阅读 2022-2-2 15:58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馈”一语见于《易·家人》六二,而且仅此一见,而且应是最早的出处。经文如下: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按说,此爻是不难解说的,但洪钧以为,前人的解说均不能令人满意。按照浅见,解说此爻的关键是“在中馈”三个字。

孔颖达疏:“妇人之道……其所职,主在於家中馈食供祭而已。”

愚见以为,孔疏没有说清“在中馈”的含义,因为上文已经有了“无攸遂”,即主妇已经做完了一切家务,尽了职,不必再“馈食供祭”了。

至于近现代《易》学家的解法,据洪钧所知,解说《易经》最不惜笔墨的是高亨先生。他对“在中馈”解说是:“野馈言,中馈即内馈,家中之馈也。中馈妇人之职,知此爻就妇人言,无所陨失矣!在何事乎?在中馈也。”

此解虽有“内馈”之说,却还是没有说清“在中馈”的含义。故接着说“在何事乎?在中馈也。”这是把“中馈”二字看作一种事务,窃以为未得经旨,而且此解不足以解通全句。试看其前文已经有了“无所陨失”,怎么还要“在中馈”呢?

浅见以为“中馈”二字的本义应指一个地方或处所,这样才能解通“在中馈”。

“中馈”二字有很现成的解释。大体有三义,即:1.家中供膳诸事;2.酒食;3.妻室。

然而,用此三义还是解不通“在中馈”的含义,因为联系上文,“在”字在此只能是处在之“在”。

其实,欲知“在中馈”的本义,不一定走这么远。

试看后人有“虚中馈”“中馈乏人” “中馈犹虚”等说法。其中的“中馈”固然可以解为妻子,但浅见以为,解为做饭之处更准确。比如“中馈乏人”解为“妻子乏人”就很别扭,远远不如解为“做饭之处无人”更通顺。

那么,何以把“做饭之处”说成“中馈”呢?

洪钧以为,“中馈”的起源应该很早。大概在周代初年甚至更早。那时,一般人家都没有专用的厨房,即便是小贵族也是这样。即那时做饭就在居室中央的火塘上。不久前还有的南方少数民族习惯如此。饭做好后,就从中央火塘处传递给其他家人或客人。馈有传递之义,故称“中馈”。后来多数汉族人家有了专用于做饭的房屋,却还是沿用了“中馈”一语。

总之,“中馈”的最初含义就是居室中央做饭之处,相当于后来的厨房。故洪钧把“在中馈”解作“呆在厨房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23725.html

上一篇:[转载]试论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的概念及任务
下一篇:[转载]余向东:我的循证医学启蒙
收藏 IP: 120.231.2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