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81)

已有 1737 次阅读 2019-6-15 11:44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医学是什么, 现代医学, 古代医学, 基础医学

八十一、《医学是什么》

2010-02-01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王一方教授(那时候是出版工作者)的《医学是什么》。他是一位称职的人文医学学者,但不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学者。因为他并没有关注到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最大的差别,是前者在文艺复兴后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基础医学体系,这是这个与科学一道成长起来的基础医学体系,导致了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

在《医学是什么》这部著作里,他竟然有意或无意地疏忽了对“基础医学”的介绍,这实在是作为医学史和医学哲学学者所不该有的失误(见后面的演讲PPT)。

(一)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职业话题,这也是一个公共话题。这是一个关于真理的话题,这也是一个关于真谛的话题。对于这个命题,有人希望得到标准答案,有人渴望永远的提问,由此来廓清对自身生命的认识,对病患、死亡意义的理解。现代医学不仅有众多的技术目标,还有关于疾病、痛苦、残障、健康的社会共识,以及人道主义的崇高愿景。

(二)作者简介

王一方,医学硕士,医学人文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医学思想史与健康传播。曾出版《敬畏生命》、《医学人文十五讲》、《人的医学》、《医学是科学吗》、《准谈风月》(合著)等书。

(三)该书目录

导言 永恒的提问,永远的困惑

第一章 医学的隐喻

第二章 通过电影发现医学

第三章 画布上的疾苦与医学

第四章 文学中的医学领悟

第五章 医学模式与研究纲领

第六章 当代医学的精神困境

第七章 现代医学的承诺

“诺亚方舟”是一条漏船?

延伸阅读书目

《未名·自然科学是什么》丛书出版后记

(四)精彩书摘

4.“技术与艺术”:包含“工艺-手艺”,“标准化-个性化”的兼容;

5.“普遍性与个别性”:包含“国际性-地方性”,“全球化与本土化”、“方案化-个体化”的互洽与兼容;

6.“真理与真谛”、“正确-正义”:它是当代“医学伦理学”中兴的哲学基础,旨在把握医学服务中“客观性-道德性”,“理性-良知”,“此岸-彼岸”(技术与宗教)的张力。

此外,生物哲学“天平”上的经典范畴,如“遗传与变异”、“宏观与微观”、“局部与整体”、“偶(或)然性与必然性”也都还是医学的母题,随着克隆技术的进步,干细胞技术进入临床诊疗环节,不久的未来,我们会面对新的生命类型和医学母题,就像“孪生”识别一样,克隆组织和器官的识别与干预将会产生新的医学科系甚至分支,倘若有一天解禁“克隆人”实验并取得成功,新的“智能族”横空出世,人类谱系将重新书写,想必医学的母题也会重新书写。到那一天,当我们怀着百般好奇去叩问新的医学母题时,人类的母题也要重新演绎。由此看来,历史进步的景象并非总是令人欣慰的。

在西方,“西西弗”的寓言几乎家喻户晓,它说的是人类宿命的故事,人类的使命就是把巨石推上山,然后将它滚下来,如此循环往复,永无歇止。以现代社会职业进取的视角看,这个寓言也是励志与奋斗的故事。无疑,寓言是一个智力魔方,可以有多方面的解读。

……

(五)前言/序言

每年金秋十月的第一周,当年的诺奖悬念都会连续揭晓。首先发布的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随后是物理奖、化学奖……似乎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很少会去追究,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顺序(在诺贝尔遗嘱中的排序是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来发布。也没有人去深究,为什么当年诺贝尔设立奖项时就不简洁地称为“医学奖”,而是将“生理学”特别提出来与“医学”并列起来,这一切,在诺贝尔的最后遗嘱中并没有预先的交代,只强调该奖要独立、公正地遴选获奖者,不局限于某一国家和地区,要惠及世界上一切有伟大成就的人。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只能从直觉方面来寻求解释:
  或许因为医学是一门“顶天立地”的学科,一方面高耸入云,站在一个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尖端;一方面世俗草根,与生老病死、痛苦、德行息息相关,这份“Cross”(跨界、横断)特性天生具有传播学意义上的“广场效应”,最容易激起公众的惊骇,因此要让它打头炮。不过,就是这个“Cross”特征,曾经让诺贝尔当年踌躇不已,最后只好破例地使用了一个双拼词,暗自揣摩:“生理学”归属于生物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185111.html

上一篇:[转载]学习时报:人类“轴心时代”的思想光芒
下一篇:[转载]侯振宇:人与兽的界限(人类起源相关问题)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2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