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感悟中医”备忘录(十三)

已有 1844 次阅读 2018-10-10 14:54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感悟中医, 备忘录, 自然哲学, 经验医学

李明远:@于建成 您不是要讨论“气滞”吗?

于建成:气滞是一个症状,某个部位的胀痛和窜痛。

李明远:中医学源自中国古代哲学,中医之气源于“气一元论”。现将“气一元论”对气的基本表述摘述如下:

(1)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寰宇茫茫,生物吐纳,有一种有形无形而存在的东西,中国古代哲学称之为气。气是一种肉眼难以看见的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元初物质、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和本原。《内经》称宇宙为太虚,在广阔无垠的宇宙虚空中,充满着无穷无尽具有生化能力的元气。一切有形之体皆赖元气生化而生成。元气是宇宙的始基,是世界万物的渊源和归宿。气本为一,分为阴阳,气是阴阳二气的矛盾统一体。天地阴阳之气上升下降,彼此交感而形成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总之,气是物质性的实体,是构成自然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2)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清浊,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变化,不论是动植物的生育繁衍,还是无生命物体的生化聚散,天地万物的生成、发展、变更和凋亡,无不根源于气的运动。气的阴阳对立统一运动,表现为天地、上下、升降、出入、动静、聚散、清浊的相互交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内经》不仅在气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气和形相互转化的思想,而且用阴阳学说阐明形气转化的根源。“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至大无外,至细无内。大者,有形之物与太虚之气之间;小者,每一有形之物内部都存在着形化为气和气化为形的气化作用。

(3)气是万物之中介: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使物质世界不断地运动变化。相互感应和普遍联系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

丛远新:@未央,科学探索时这种现象非常多,所以要实证。

未央:中药有很多这样的药效想象,有很多临床有效。

李明远:@于建成 胀痛和窜痛只是“气滞”的结果,为什么“气滞”?

于建成:链接“

丛远新:我也觉得界定应该明确,走奥卡姆剃刀的路子。

于建成:@李明远 知道了什么造成了胀痛和窜痛,就知道气滞是什么了,也就知道了气滞的气是什么。

丛远新:否则,任何一个简单名词都能够让全国吵上100年。

@于建成,其实,您该换个思路。谁说气滞,您就让谁定义……

陈宁:李教授,如果完全按照中医理论的解释去按图索骥,这种方法行不通。中医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它的理论描述只能按当时对事物的认识水准来解释。

未央:气一元论的本质并非是解释第一因。

丛远新:你界定的胀痛和窜痛别人服吗[呲牙]

未央:批判气一元论,这完全是不懂中医的行为。

丛远新:算了,干活儿去了。

李明远:有阻,才会有滞。胀痛和窜痛是体液“滞留”压迫神经的感觉。

于建成:事实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定义。

李明远:对,所以我们要探索、讨论,用现代科学予以理解。

@于建成,但事实只有一个。

丛远新:语言永远满足不了表达的需要,尤其是含义丰富的词语。如果讨论时不界定清楚,就会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

陈宁:@李明远 ,好的,顺您的思路,人首先要认识人为什么有疼痛的感觉?它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李明远:抱歉,没研究过“疼痛”的科学原理。

陈宁:神经对物理的力作用不会传递。

李明远:神经传递的是信号,不是力。

陈宁:是电信号,也只有电流才能对神经产生作用。电流是气成份之一。

李明远:@Ning chen 神经是“肉”长的,这个电信号不是“电流”传递,应该是“离子”传递。

未央:气滞使神经末梢产生冲动,转化为信号传导至中枢。气滞之气是因,信号产生是果。此气非信号。气滞若不产生冲动,则不痛。

陈宁:离子本身是正电荷粒子。离子运动也可以理解为电流。

李明远:离子运动与电子运动存在较大差别。

陈宁:方向相反,但作用是相同,不过在固体中只有电子运动,离子在液体中运动。都是带电粒子的运动,我统一看场电流。[呲牙]

李明远:@未央 对,信号的产生要有一个“阈值”,轻微的气滞,不会产生疼痛。

陈宁:生物电流主要是离子运动。

李明远:对。

陈宁:电子和离子对神经产生作用。

未央:最后是化学信号产生,神经递质。

李明远:人体中没有金属和半导体“材料”,何来电子?

未央:没有金属,有金属离子[呲牙]

李明远:化学信号也是一种传递方式,但与离子传递原理不同。

@陈宁(南京林业大学) @未央 [握手][握手][握手]

赵宏杰:@丛 你的能量流怎么跨关节传递,要有生物力学做细致的分析,否则有瞎说的嫌疑。限定论域我也极赞成,只是你在我想说的方面积累的少,又多想按自己的方式表达,我跟不上。

未央:中医是在人体活体状态观察中总结出来的内觉体系,和西医解剖总结的概念是不同的。西医概念乃至于科学概念是基于感官宏观认知及其延伸体系,是僵死的认知,所以产生物质利益。这无论如何都不能切入自然生机状态。

赵宏杰:藏象信息模型与中医现代化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88846ef0100c0ne.html?type=-1

旧作请多指教。

@未央 你喜欢的方式缺少仪器支持,易陷于解释和推理,

未央:仪器是感官的延伸。

在感官感知中,无论如何都不能发现肾象灵龟,这一认知。哪怕你解剖的大白。西医生理支持这一论断,但生理再清晰,却升华不到整体灵龟吸水这一形象功能。

陈宁:@李明远  有离子必有电子。

失去电子的原子成了离子。

丛远新:瞎说!

未央:象功能的发现,是中医卓越成就,无可替代。子孙的自卑及西方科学技术的物质利益使得先祖的伟大掩埋了。

丛远新:该去初中学习化学。

陈宁:只有初中化学水平的不懂,去了解电化学。

丛远新:学过,另外,我们公司做的阴极保护工程就是电化学。可惜,你不懂,扯得一塌糊涂

陈宁:电子运动只是存在于化学反应中间。

丛远新:又瞎扯。没有化学反应也能有电子运动,以及电子的流动。还是聊你擅长的事情吧[撇嘴]

未央:赵老师,我认为您对中医藏像的理解,以及研究方向和参数,几乎是错了。

赵宏杰:论究竟,佛法的"实相"层面才是,咱们这群不适合讨论这些。

于建成:中医把疼痛大体分为五类,分属肝心脾肺肾、血神营气精、风热湿燥寒,比如,刺痛就是血瘀。

未央:是。从科学层面,认同您的研究。

陈宁:@李明远,我把电子和离子都看作带电粒子。用离子运动理解更合理。离子(或者说体液)运动靠什么方式传递信号?

丛远新:离子运动往往伴随化学反应,导致物质变化。电子运动可以没有化学反应,两者差远了。

陈宁:@丛  无聊。解决离子运动靠什么方式来高效传递能量和信号是解开经络的关键。

李明远:@陈宁(南京林业大学) 在导体或半导体材料中,“电流”是由“自由电子”形成的。原子失去电子,是因为它的“电子”被其它原子或分子“夺走了”,并“束缚”于这个原子或分子。从微观上讲,离子在水中或在一个物体的表面分布是不均匀的。由于这种不均匀分布,便会形成“电势差”,有电势差,就会形成“离子流(电流)”,自然就会形成“电势信号”或“电流信号”。

陈宁:这个问题不用讨论,失去电子的为正离子,得到电子的是负离子。离子在液体中运动,在导电固体边界则发生电子转移。

在导体中只有电子运动。我前面说过,生物电流是离子运动。带电离子对神经的电信号有作用。关键是能量和信号的传递离子靠什么方式来高效进行?

这才是我要问的问题。

赵先明:@李明远 @陈宁(南京林业大学) 欣赏你俩的心平气和、有理有据的科学讨论氛围,不必理会某些无聊的攻击性的发言者。

丛远新:哈哈,乐死,正常人皮肤表面就存在着电子传递,譬如静电。汗液也常伴随离子。

李明远:@陈宁(南京林业大学),我们讨论的对象是“离子”在人体中流动,人体中没有“导电固体”。在胶体与界面化学中,十分清楚,“离子流动(运动)”,会形成“电流”和“流动电势”。有“电流”和“流动电势”,自然就会形成“电势信号”或“电流信号”。

@赵先明(广中医一院) [强][强][强][握手][握手][握手]

赵先明:面对无聊要视而不见,千万不要动气,否则群里的精英们都要被动出群了。

李明远:在某一瞬间(时刻),细胞表面的离子(包括金属离子和有机离子)分布不均而形成“表面电势”。这个表面电势则随时间发生强弱变化,在这个表面电势作用下,液体中的离子流动实现“信号传递”。

@赵先明(广中医一院) [强][强][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140072.html

上一篇:“感悟中医”备忘录(十二)
下一篇:星言、星语与星月(八十一):加入少先队
收藏 IP: 113.98.23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