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灵魂深处—汉字的精髓 精选

已有 8573 次阅读 2012-9-20 12:48 |个人分类:社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office, style, center, 灵魂深处

灵魂深处—汉字的精髓

鲍海飞 2012-9-20          

早期的文字掌握在某些人的手中,是上层社会统治的一种工具,并带有神秘的色彩。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文字更是这种东西。我就总是想,汉语有什么不好?这毕竟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思维、我们的话语、我们的饮食,甚至连我们的灵魂深处都寄生着这种东西!

一种语言能够存在下来,首先是这个国家的强大,人民的智慧,以及文化习俗的优势。另外就是这种文字的构成属性更趋向于一种合理。汉字虽然是象形字,但未必就是坏处。抽象的文字,未必就是最好的,西方的文字也是从象形而来。遗憾和可惜之处是我们没有抽象出数学、物理、符号和代码。但世界各民族之间也是在不断交融和互相学习之中、取长补短。

今天看来,汉字的精髓在哪里呢?应该还是象形和会意,你看它‘笑’它真的就在‘笑’,你若说它‘哭’,那眼泪真的就从眼睛里面‘噼里啪啦’的往下落,甚至哭到两眼无泪;感觉很‘’吗?真的很‘’! 但是更主要地是,它只需要几种简单的笔画就可以构成了。比如,点、横、竖、撇、捺,每个汉字都由简单的笔画构成复杂的图案,这是它的简单性,而非复杂性。细看看,哪一个汉字不都是一副精美的画作!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只要练习三个中国字就可以写好书法了,就是‘飞行家,’这三个字,当然也是繁体字。后来,大一些了,知道了习练毛笔字、钢笔字,只要练习一个字就可以了,那就是所谓的‘永’字,即‘永’字八法。在这个汉字里,把汉字构成的所有笔画、笔锋基本上都概括了。不能不说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精妙概括。我想起来,为了提高键盘的输入速度,在英语里也有类似的采用26个字母构成一个句子的例子作为练习使用。如下面几个经典句子。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a lazy dog(快速的棕色狐狸跳过一条懒狗。32个字母);Pack my box with five dozen liquor jugs(将五打酒瓶装在我的箱子里。32个字母)。

如果说今天的计算机键盘是用26个英文字母构成,也许未来有一天我们的计算机键盘的输入可能会用5个或者8个笔画就足够了!我们不是有五笔字型字典吗,这就是个好例子。

我们的汉语字典里虽然收录了不少汉字,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生僻的字或者词已经不再使用了,汉字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收缩精简着。说实话,一些报刊如果不是故意使用一些生僻的字眼来写文章的话,我们几乎都不用去查什么汉语字典了,也无需再去学习什么新的汉字了。这恰是汉字的一种收敛特性,更是文字的环保特性!但这并不是就说,汉字没有发展了,汉字依然可以通过有效组合衍生出大量的词汇。

好多英语文字早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似乎每个英国人都随时可以造出一些字来,以至于他们的字典也越来越大,好多学科其术语的文字组合怪得不得了。那发音也更是东拼西凑,简直不知道如何读了。这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发散属性。发散就意味着扩展、扩张,最后可能连根都会丢掉。

基于文字的象形特性,导致汉字的另一个重要属性,就是独立汉字的二维属性。数学家Ron Bracewell的‘Two-Dimensional Imaging’书中论述了 “In two dimensions phenomena are richer than in one dimension.” (二维现象要远比一维现象丰富),而这句话被其他研究学者认为是‘True enough, working in two dimensions offers many new and rich possibilities.’(二维现象中能够提供很多新颖和丰富多彩的可能)(比如空间结构、显示技术等)。汉字恰是二维图形结构,其里面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今天的二维条形码,比一维条形码更丰富,使用范围也将更广。因此,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二维编码。

虽然是方块字,但愿不要成为我们思想的束缚,而要成为我们行动中高耸挺立的脊梁!也许有一天汉字会像英语一样纵横天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614698.html

上一篇:燕清赞---心有清露
下一篇:中气、骨气与大气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45 吉宗祥 朱艳芳 王号 朱新亮 张伟 唐常杰 李学宽 杨龙 武夷山 杨月琴 陈湘明 孙东科 葛兆斌 陈小斌 何宏 黄晓磊 李伟钢 李土荣 李泽波 王德华 方芳 黄锦芳 杨海涛 陈安 庄世宇 钟炳 王善勇 徐耀 赵玮杰 房恩泽 卢湘岳 李泳 黎在珣 王芳 杨秀海 丛远新 杨文祥 柳林涛 crossludo zhanghuatian anran123 zengfeng mingshideqian aliala jlx196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