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土楼风情 笔底生辉----谢土楼画册序

已有 3581 次阅读 2009-8-9 21:2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童庆炳


        我翻着耀承给我的画册清样,心中不禁波涛起伏,思念着闽西故乡。因为他的每一幅画都艺术地再现出闽西客家土楼風情的动人面影,似乎又让我这个远离故土的游子,见到了那人,那楼,那山,那水,感受那黎明时分的美丽的清幽和夕阳西下时刻的熟悉的喧闹,不能不拨动我这客家游子的乡愁的琴弦。真的,我要感谢我的龙岩师范学校的老同学知名的土楼画家谢耀承,是他的画所再现的景物风情使我获得了赏心悦目的欣赏,并勾起我对故乡的无尽的眷念之情……
        客家人差不多都是为避免战乱或为寻找更适合居住之地从北方迁移到南方的。我们的先辈来到南方这陌生之地,从未忘记自己的曾经生活过的北方故土。记得我小时候带的斗笠上面,父亲总是用毛笔写上“雁门童氏”四个字。当时不知何意,长大后才知道我们原是北方人,斗笠上面的四个字是让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故乡。不但如此,他们保持并发扬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南方的山明水秀的地方继续“耕读”。“耕”,就是种田,客家人的是“上农”的,认为耕田是本份,因此他们起早贪黑,辛勤劳动;“读”,就是读书,读书无限光荣,不要说中状元要在宗祠里面贴“捷报”,就是在实行了新的教育制度后,某个孩子从小学、中学或大学毕业,老人们也仍然要在宗祠里面郑重地贴上“捷报”。族氏的团结也是客家文化的一大特征。同姓宗亲,视同兄弟姐妹,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我想客家的土楼民居,之所以能长期保持到如今,就是客家文化的产物。同族聚屋而居,这就是土楼建筑智慧的直接的文化背景吧!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就在这或圆或方的土楼里面生活,我们习以为常,不觉得新鲜,不觉得是什么“文化遗产”。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现代人的视野中,客家土楼民居建筑的深长的文化和美学意义终于被发现、被重视,土楼也终于被观赏、被认为是了不起的客家人的智慧的创造,被视为伟大的“文化遗产”。
        土楼作为我们客家先辈的智慧的结晶,也终于成就了我的同学谢耀承毕生的追求。他一生热爱绘画,绘画的功底也很好,但我觉得他过去始终没有寻找到自己擅长的题材。土楼的文化和美学意义的发现,使耀承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家园。耀承的土楼画早就听说了,但直到1998年龙岩师范百周年校庆时候,我回到了龙岩才亲眼目睹他土楼画的風采。他的土楼画真的有艺品有韵味。耀承是永定县人,他在土楼里面生,在土楼里面长,他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甚至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现在他把他画家的目光重新投回生养他的土地,投回生养他的土楼,他的感情迸发出来了,并且艺术化了。他画的是土楼风景,但他又是画自己的“热爱”、“情亲”、“梦想”、“幻想”,他既是画物,又是画心。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徘徊”。耀承的每一幅画中,在那土楼旁,总是有青山蜿蜒,总是有白云环绕,总是有青松耸立,总是有溪水潺潺,那的确是“物”,但那也是“心”,是心物交融的结果。唯其如此,耀承笔下的土楼才神情宛然,才性格毕现,才美不胜收,才动人心魄。唯其如此,他被人称为謝土楼,才名至实归。
        我还想说的一点是,他的土楼风情画,极富变化。这里有黎明的时分的土楼的宁静,有黄昏时刻土楼的活跃,有土楼春韵,有土楼秋意,土楼风景随着四季的变化的变化而变化,写出了土楼风景的勃勃生气。这是他仔细观察的结果。宋人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耀承深得此种真谛,不是把土楼风景当死物来画,而能极尽变化之能事。我特别欣赏其中一些从高视角俯视土楼风情的画,土楼与白云为伴,把土楼群的气势展现出来,土楼的生命力量就象那白云一般流动着,土楼风景像仙境一般,可又饱含人间的温暖和热力。
        客家土楼为耀承的绘画提供了源泉,耀承的土楼画反过来为土楼增加了万种风情。愿土楼文化发扬光大,愿耀承的土楼画常存常新!(2002-5-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48409.html

上一篇:唱歌、喝酒与韩国人的冲刺精神
下一篇:汉语美质与文体创造
收藏 IP: .*| 热度|

1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8: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