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专家与常识

已有 1904 次阅读 2024-9-15 15:05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两个月没有更新博文了;不过,科学网博客还是常来,看博友的文章,看自己的文章。因为觉得清华简可疑,专家说我“走火入魔”,故而得静心想想。

*************

给研究生讲《岩石力学》,总要说说 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准确/精度;今年该是最后一轮,故而花了一天功夫做PPT,以测算尺度遇到的相关问题具体说明。最后介绍了暑假见到的两道算术题——讲课时是以动画逐段播放。

coverpage.jpeg 屏幕截图 2024-09-15 192612.png

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科A/B类地区数学的分数线 56/53分(满分150分) 屏幕截图 2024-09-13 140840.png

屏幕截图 2024-09-13 140902.png

小学生能发现的错误,怎么会见于试题,又印到书上呢?相关专家缺乏常识啊。

将下列博文的部分内容略作修改重新贴出。

从“首次发现”说部分清华简或伪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37008.html 

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简文(鳥咎)隶定为“鹄”还是“鸠”,尚没有确定;而末简背后的篇题与首句“曰古有赤鹄集于汤之屋”不同,似乎取名为《赤鹄》才符合惯例;“于(5)/於(2)”混用,也是可疑。“清华简出土不明,两枚无字残简不足以证明全部为真,应对有字竹简取样测年”,乃是常识 

出土明确的楚简罕见简序叶码,而清华简简背序号。专家多认为《赤鹄之集汤之屋》15支简和《尹至》5支简、《尹诰》4支简应是同卷。不过,倘若真是战国简书,三篇简文约750字,就是“伊尹及汤”故事的三个段落,怎么会分别从“一”编号呢。篇题不在卷末而不成为标志。

简背划痕.jpg 

简背照片左侧留有宽度不等的缝隙;《尹至》《尹诰》划痕有简断。倘若是在竹筒划痕,则制简时有材料剔除,并非“(划痕可使)相邻竹简共用一道切缝而编连整齐[1]”,似与实际制作过程不符。划痕在竹简制成之后可能性较大:锐器逐次倾斜切入竹简之前可能有下滑。博友可以用竹筷试一下。

[1] 黄有志. 指尖上的楚简制作技艺——以复制《郭店楚简》为例. 书法报, 2023.05.17

[2] 李天虹.湖北出土楚简(五种)格式初析. 江汉考古,2011(4):102-106+2 

《包山楚简》1991年出版,提及“少量竹简背面有刻刀划出的斜线,或墨笔划出的墨线,相邻的简有的可据此依次相接有的则不相关。这两种线道可能是在编联之前做的某种记号”;但未引起学界注意。湖北五地七批约800枚楚简,少数安岗、严仓简背面有刻划的斜线,严仓还有数枚简背面有比较粗的墨线,皆与编连无关[2]。 

简背划痕未见于出土明确的郭店楚简、里耶秦简、居延汉简、走马楼吴简等。

2010发现北大简、清华简有大量简背划痕;多有专家如姚老师,基于“此前伪作者不可能知道简背划痕”,判断2008年购买竹简不伪。笔者觉得,清华简的简序叶码和简背划痕,正是作伪的佐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51273.html

上一篇:部分枣纸简也是可疑
下一篇:五千年尺度演变图及说明(修订)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25 许培扬 代恒伟 张晓良 宁利中 孙南屏 杜占池 郑永军 杨正瓴 王从彦 钟炳 朱爱军 高宏 朱晓刚 刘炜 孙颉 周少祥 黄河宁 聂广 杨学祥 刘钢 崔锦华 檀成龙 刘跃 杜学领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