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沩水上游的黄材地域零散状出土窖藏青铜器有300件,其来源尚在讨论之中(容我不具体罗列相关观点及参考文献);部分铜器似适用夏尺15.8 cm,或属于退避殷商征伐的夏人。因修建黄材水库发现炭河里遗址(4)——沩水主源的炭河也称为黄材河、沩河,有壕沟、城墙、宫殿等,学界判断时代为西周,但出土器物似适用夏尺。不过,沩水汇入湘江处的望城高砂脊墓葬群(11),出土铜器和陶器适用周尺21.5 cm。
1 望城高砂脊(11)出土适用周尺21.5 cm
铜鼎AM1:18(上左,下左),内壁铭文“酉”, 器体厚重,器表光亮,纹饰清晰,口径21.2、腹深12.6六寸欠3.0 mm、高25.7 cm一尺二寸欠1.0 mm。口内径九寸19.35 cm;腹外径一尺。索状立耳圆鼎AM5:53(上中)胎质较差,口径20.4 cm,从线条图(省略)判断口内径九寸,腹外径一尺,而腹深11.8 cm 五寸半欠0.3 mm;其余圆鼎尺寸较小,如AM1:2, 3, 7 的腹深分别是 6.5、6.4、8.5 cm 即三寸、三寸、四寸,偏差1.0 mm 之内。
尊AM1:28 (上右,下右)口径12、腹径10、圈足径7.2、高11.2 cm。以高5.21寸为基准调整线条图,并添加长度精确的尺寸线。铜尊形体小巧而尺寸严谨。其他器物不再细说。又,参照殷墟出土的铜器形制和纹饰,文[3]认为高砂脊铜器为商末;该年代以及相关推论或许不能成立。
2 宁乡炭河里遗址适用夏尺15.8 cm
流经黄材镇的沩水当地称炭河,因修建水库发现大型遗址,学界认为是西周期间的方国都邑,不过出土器物较少,城外七座西周墓完整铜器仅一件卣盖M4:15(上),口径15.8 cm一尺整,高11 cm七寸欠0.6 mm;复原硬陶罐M8:8仅一件(下),口径12、腹径20、底径10、高12.5 cm八寸欠1.4 mm。商尺19.7 cm 与夏尺15.8 cm有10:8 的关系,但两者适用夏尺可能性较大。
城址出土有铜鼎口沿、足多件,但不能复原;仅一件铜斧(05G5⑥:401)形体大致完整,长5.7 cm 三寸半过1.7 mm、刃宽4.8 cm 三寸过0.6 mm;陶器复原件较多,已核对器形较大者似适用夏尺。陶器的制坯、复原以及测量都有误差,故而长度与整尺寸偏离3 mm 即2分不必在意,如陶簋(05G5⑦:6) 口径31.4 cm 二尺欠2.0 mm,高17.6 cm 一尺一寸过2.2 mm。具体给出城内壕沟G5四件陶器的尺寸解读。默认数据精确到 mm,如陶鼎高38 cm 即38.0 cm二尺四寸过0.8 mm。
陶鼎(05G5⑥:36) 口径31.4、腹径32.6、高 38 cm
陶簋(05G5⑤:3) 口径39、足径25、高 26.8 cm
陶盆(05G5⑥:75) 口径36.4、高 20.8 cm
陶罐(05G5⑥:55) 口径17.6、腹径20.2、高 15.6 cm
重复说一句,陶器的制坯、复原以及测量都有误差,故而长度与整尺寸偏离3 mm 即2分不必在意。如上面的球形陶罐,口径17.6 cm 一尺一寸过2.2 mm、高15.6 cm 一尺欠 2.0 mm。陶器的尺寸精度可能稍差,但只要有以同一尺长制作的大量器物,总是可以判断尺度;当然,若能实际测量青铜器物,即使铜鼎口沿残片(上右),判断适用尺长则是容易——范铸工艺复杂,总得使用尺件。
3 假如上述尺度的测算是可信的,那么对宁乡炭河里遗址的属性或许需要重新解读。
笔者猜测,商王武丁南征时夏人经湘江而入沩水向上至黄材盆地;因环境优越得以安居且维持制度。其后二百年武王伐纣,臣服殷商的夏人可能再次进入沩水流域,乃至到达黄材盆地。文[4] 称“炭河里遗址出土了不少商式陶器。这批陶器的形制、纹饰保留着二里冈期至殷墟一期前后的特色,不见殷墟末期至西周早期商式陶器所见特色”,可佐证上述猜测——所说早期商式陶器乃是同期夏人的,黄材盆地冻结了陶器的形制和纹饰。不过,炭河里只是孤岛式的避难地,并没有范铸青铜,而最终倾覆于周之南征
期待相关专家全面测算沩水流域出土器物的适用尺度。
[1] 向桃初. 湖南望城县高砂脊商周遗址的发掘. 考古, 2001,(4):27-44
[2] 向桃初, 高成林, 徐嘉林, 李福平. 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 文物,2006,(6):4-35
[3] 施劲松. 对湖南望城高砂脊出土青铜器的再认识. 考古, 2002,(12):5-63
[4] 黄川田修. 宁乡炭河里周城考. 文物春秋, 2020,(2):41-51
湖南石门、津市出土器物适用夏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08095.html
夏人曾避居于湖南宁乡黄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6430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