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引子 清华简《摄命》最后一支简堪称画蛇添足,用通行文字写为“隹九月既望壬申,王在蒿京,格于大室,即位,咸。士疌右伯摄,立在中廷,北向。王乎作冊任,冊命伯摄。且”。西周金文多作“王在成(宗)周,各大室……立中廷”,前文论证了“立在中廷”非先秦用语;且说用“各于大室”的铜器已见下列几例:师询簋器物失传,仅存铭文摹本;豆闭簋、师虎簋、(走马)鼎和由鼎出土不明,后者韩巍先生认为铭文伪作[1];虎簋盖从村民征集。或另文对“各于大室”予以说明。
[1] 韓巍. 由新出青銅器再論“恭王長年說”.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 2015,(0):1-55
[2] 王世民, 陈公柔,张长寿. 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 文物出版社, 1999.
1 上面这段话有明显的倾向性,因为其时已读了张政烺先生(1912-2005) 的审稿意见和文[2] (走马)鼎的铭文拓片。不过, 2020年山西垣曲北白鹅的春秋早期墓M3 出土夺簋有“格于大室”,但出土明确的西周铜器似多为“各大室”,笔者目前对此没有主张。
张先生“从摹本看,我疑心是假的”,但未作具体说明。编排西周金文历谱时曾看过(走马)鼎的铭文拓片(上),但只是确认日期“隹十又九年四月既望辛卯”,其他内容想来是视而未见。现在一眼可见“皇”字有些特别——元旦写作“晋公盘铭文的疑问”时曾认真查过。昨晚又花一小时尽力查找,春秋之前的铜器“皇”字下方都是“土”而不是“王”。我疑心到秦始皇时才会出现下方为“王”的“皇”字,当然只是疑心而没有证据。
文献多说(走马)鼎与颂鼎的形制、文饰、尺寸类似,同为“王在周康邵宫”。藏故宫博物院的颂鼎,“王格大室”而无“于”字,“皇”字下方是“土”,其他事项不再细说。下图“皇天”二字摘自厉王㝬簋,口径43 cm 二周尺,最大的铜簋。
2 张先生既说“如果这件器物是真的,则(铭文中)史留可以是(文献中)史L”,不知编辑和作者如何处理文章——在CNKI 没有找到;或许作者得到提醒会猛然醒悟。这是常有的事情;也曾对朋友说“您可以先假设清华简为假,看看文本是否有问题”。不过,时间在后的文[2]以及断代工程负责金文历谱的专家学者仍认为(走马)鼎为真,想来未曾听闻张政烺先生的意见。
(走马)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因日期的四要素俱全而颇为重要,最好能确认其真伪。
3 (走马)鼎若是为真,意味着西周“皇”字下方有“土”和“王”的两种写法,还是为假的可能性较大。测算相关青铜器的适用尺度,也可以为真伪判断提供参考。不过,笔者尚不能依据文[2]中(走马)鼎的图片和通高38.9、口径38 cm 两个数据判断尺度。
本文所说颂鼎藏故宫博物院,铭文14行152字;但文[2]介绍藏上海博物馆的颂鼎如下,通高30.8、口径32.8 cm,铭文15行149字。所说字数不同或与合文、重文的计算与否相关。
图片来自网络,不做商业运用;致谢拍摄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