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已有 8695 次阅读 2020-8-15 09:24 |个人分类:文史闲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里制, 地理志, Ockham剃刀, 牛顿, 地球

0   已就两地相距的里程贴了四篇博文,并将主要内容整理成文,以PDF 文本挂在上篇博文后面。与一位朋友说,“对历史地理只是业余爱好,说多了就近乎民科;自己也得警惕啊”。或许就是个“民科”呢,朋友不好直接说出来。不过,仍想就这个话题再说两句。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度量衡变化复杂,非专业者难以窥其堂奥。不过,确定路程 1 里约为 0.444 km 而写博文,其勇气是手中的Ockham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William of Ockham c. 1287–1347 )

    闻人军. 杭州大学学报,1989(3).pdf 梳理我国古代里亩制度的主流,以一组比较可靠的量地尺长度数据,推出先秦至民国历朝的里亩制度简表如下。类似的文章还读过几篇。

 

秦汉起亩制主体由100方步改为240 方步,但田地优劣、税增减也会影响亩地的大小,难以一概而论的。阅读上面闻先生的论文即可知道。

2   尺长与买卖相关,也就不断变化。虽说里长定义为1500 尺或1800尺,但两地相距的里程数值想来并不随尺长调整。这是有证据的。

唐朝大尺替代小尺而成为官尺,前文考订的数据是29.527 cm 和24.525 cm,比值1.204。笔者觉得数据并没有如此的精度;不过,以一步6小尺转换为5大尺就可以保持步长不变——步长是自然尺度,一里仍为300步,1500 大尺或1800 小尺,也就没有必要变化,里长与隋乃至晋都是连续的,各地之间的里程数据自然就能保持不变。如此制度才合理而便于施行。《新唐书·天文一》僧一行、南宫说的大地测量数据表明1里为300步而不是360步。至于1800大尺即531.486米的唐大里或许只是计算值,并不会实际使用。

倘若一尺29.6 cm,则一里 0.444 km;而一尺29.5 cm则一里短1.5 m,似不必考虑——里程数据精度较低。据前文所引文献,唐朝京兆府东至东都八百三十五里,民国年间实测西安-洛阳路程736市里,计算1唐里为440.7米,与 0.444 km 差距不到1 % 。古今路程不尽相同吧。

《明史》和《清史稿》众多两地相距里数相同,如开封、西安到京师都是1580里和2650 里;成稿于清初的《读史方舆纪要》中数据亦同此,且给出洛阳至京师1800 里。显然,西安至京师途经洛阳,因而两者相距850 里,与唐朝835大致相符。两地直线距离约325 km,依1 里= 0.444 km计算,西安-洛阳的路程曲折系数1.16 也是可信。

利玛窦神甫1583 ~1600年在广东至北京的旅行途中,测量各地纬度和里程,肯定知道中国的里长;其指导协助李之藻等制作的《坤舆万国全图》上有经度圆和赤道每度250里,该内容见于《明史•天文一》想来可信。据此确定的一里为0.444 km,一步148 cm,一尺29.6 cm,与唐朝大尺相符,如此换算《明史》上众多里程数据如北直隶十府至京师都是可信

前述论文中依据一里1800 尺的规则和明朝实际尺长,给出的里长有 493.74、574.2、587.88和612.36 米,总共四个数值呢。现在要问,《明史》南京距京师 3445 这一里该是多长?即使按最短者493.74 m计算,两京相距也是1701 km;不过,现代运河与明朝运河差别不大,北京到扬州的实测长度小于1350 km,而扬州到南京在100 km之内,即水路仅在1450 km;至于陆路里程则更短。同样,《清史稿》中里程数据,如杭州距京师4200 一里为0.444 km计算为1865 km ,才能与京杭大运河的实测长度1794 km 相符。清朝的一里可能是576 米或617.4 ,但用于换算《清史稿》的里程数据实在是太长了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16 年) 重修《清会典》度天下土田,凡地东西为经,南北为纬,经度候其月食,纬度测其北极。以营造尺起度,五尺为步,三百六十步为里。凡纬度一为里二百;经度当赤道下亦如之。地球是确定的,如此定义就该一里是 555.6 m,一营造尺是30.9 cm 而不是实际值32 cm。作为参考,基于牛顿(1642-1727)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知道地球的赤道直径略大于两极距离;1687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给出不同纬度处子午线一度的长度及周期1秒的摆长,并详细介绍8人的单摆测试结果(命题18-20)。

3    唐朝确定制,一里约为0.444 km,大地测量逐步展开;《明史》、《清史稿》以及《读史方舆纪要》中的绝大部分里程数据,确认陆路、水路和水陆兼程之后,以一里为0.444 km 换算都是合理可信的,少量数据的差错则是源于抄写或计算的疏漏,且多有脉络可寻。至于明清两朝一里1800 尺的制度,或许用于丈量城墙和田亩,但没有用于路程的里数——已有数据也不容易修改啊。

4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啊。


补充:贴出博文“恒常与变化 ”后,史晓雷博士告知,闻人军老师在“考工司南:中国古代科技名物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已有论述,“一行、南宫说天文大地测量新考”在读秀几次借阅都是“限量已满”未能成功。学校快递关门,购书真是不便;谁知今日准备买书之前竟然借得50 页。

笔者博文对相关测量的介绍粗略。闻先生的文章论述详尽,且考证了测点具体位置,如基于康熙《上蔡县志》武津就是今上蔡东北20.8 km的朱里店。

“县东北四十五里朱里店,相传古武津也”,闻先生“按1清里=576米换算,清代45里合今25.9公里”而称与现朱里乡大致相符(P340)。不过,按 1=576 米换算,20.8 km 该是 36.1 里;而按 1= 0.444 km 换算则是46.8 里。两地相距都是约数,但3645 是不同的。笔者觉得,明清易代,尺长变化,而两地距离45里之数不会变化,里长也是不变。 

书中文章“宋辽金代的里制与亩制”介绍,北宋沈括(10311095) 实际测量,开封上善门至泗州入淮口汴渠长840130步,见《梦溪笔谈·卷25》;但南宋楼钥(1137-1213) 出使金国,所记泗州至开封1045里(P304, P308)。闻先生对此的解释是,前者以568.98 米或556.38 米换算,而后者得以“宋代的天文里441.45 米折算”。 

从前面引用的表格看到,里长在魏至唐朝为 0.435~0.443 km,差别不大;就两地相距的里数而言,唐至清里长也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可以使用1= 0.444 km 换算,当然用0.440 km 也可以啊。两地相距的里程数据精度达不到1% 的。至于用于城墙、河渠以及田亩的里长,或许随朝代、随尺长而不断变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246427.html

上一篇:《明史》和《清史稿》中的里长与里程(附:运河旁的东平)
下一篇:从《吴船录》中里程看南宋的里长
收藏 IP: 1.195.108.*| 热度|

26 朱晓刚 郑永军 杨正瓴 王俊杰 刘全慧 王安良 刘炜 徐耀 张晓良 范振英 许培扬 刘钢 路卫华 宁利中 杜学领 李毅伟 杜占池 冯大诚 史晓雷 朱朝东 孙冰 陈有鑑 段含明 张叔勇 张鹰 徐明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