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朋友对屈原投江持遗憾或否定态度。包括我自己站在今天的视角看,也对屈原的投江不以为然。大家并不十分清楚屈原投江的原因,时隔两千年,也很难考证屈原死时的想法。甚至屈原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是哪什么,也是众说纷纭。
这个时候我们一般寻找《史记》的帮助。史记把屈原和贾谊放在一起作传,自有其深意。考虑到屈子、贾生、史迁三人有类似的遭遇,可能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有主观的地方,但正是这种主观,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屈原。
屈原一生宦海沉浮多次,被流放、罢黜多次。第一次是因功高盖主而被上官大夫进献谗言。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这个王是楚怀王,上官大夫以这样一个罪名进谗就被怀王认可,说明怀王是个没有什么自信的人。
后来楚怀王因为听信张仪谗言,跑到秦国被扣,也算是咎由自取。楚怀王去秦国之前,屈原曾经劝过。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这个事实证明,屈原在政治上具有先见之明,而这个“稚子子兰”则是个短视、无能之辈。问题是,楚怀王被扣并客死他乡,他的儿子还不吸取教训。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柰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於郑袖,外欺於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屈原在流放之中,始终不忘国家,并写博文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可惜,楚国的言论并不自由,屈原的博文非但没有引起重视反而招致忌恨。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这个竖子子兰和上官大夫见事不明而屡得重用,每次揭短就被主上采纳,事实上说明,当时的楚国远不是一个能够接纳自由言论的国家。怀王也好,顷襄王也好,凡是跟自己想法切合的,就被采纳;而凡是跟自己想法不切合的,就不被采纳甚至暴力打压。屈原的郁闷,是报国无门的郁闷,是不受重用的郁闷,更是自己的自由思想不被尊重,被无情打压的郁闷。
屈原形容憔悴的到了江边,渔夫见到了问,“这个不是三闾大夫吗?为啥到了这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被流放到了这个地方。”渔夫劝慰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顺应时势,举世混浊何不随波逐流?众人皆醉何不以其糟粕为生?”这实际上是在劝告屈原识事务,改变自己的想法,放弃自己的思想,与统治者共生。屈原斩钉截铁地说,“不自由,毋宁死!”
死前屈原作“怀沙”,怀沙里说,“伯乐既殁兮,骥将焉程兮?人生禀命兮,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馀何畏惧兮?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不吾知,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兮,愿勿爱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将以为类兮。”
大意是说,“伯乐都死了,要良驹有什么用?坚持我自己的志向,我害怕什么呢?知道死是不可避免的,希望不要执着于生命。”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屈原之死,并非单纯死于爱国,更多的是出自于自己不得志和自己的思想言论自由得不到尊重。
从这个立场上,也许我们可以更理解屈原为什么要死。他的政治思想已经十分明确,他的政治才华也已经得到证明,然而在一言堂的楚国,根本没有他的立足之地,苟且活下去,不过是在自己受辱的同时看到楚国受辱,何必呢?何苦呢?
假说今天我的思想也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考槃在涧将是我的唯一选择。不自由,毋宁死;中国两千年来不缺为国家而死的,但却很少有为自由而死的;而这种为自由而死的精神正是中国两千年来极端欠缺的。理解了这一点,就明白为什么我们没有给孔子、唐太宗、岳飞一个上升到民族节气的纪念日,而独独给了屈原一人了。
我们往往容易谴责那些宁可抱香枝上老也不愿意妥协的“愤青”,可是我们民族最缺的就是宁可被烧死也不愿意妥协的布鲁诺。要知道你一旦向统治者妥协而妄图曲线救国,你就不再是你,你的思想也不再是你的思想了。
不自由,毋宁死。我们往往容易强调民族大义,却忽视个人的自由。只是越是在经济发达,技术进步的社会,个人的自由往往能够代表民族的大义;而民族大义却一次次的被证明只不过是虚火上升和虚假繁荣。
想到《勇敢的心》里,主人公不但要面对死亡的威胁,酷刑的折磨,还要面对自己爱人的苦求和分离。而只要他认罪,他甚至有生还的可能。在受尽折磨之后,他用尽全身力气喊出来的,只不过是“自由”。
不自由,毋宁死。如果您还对屈原的死因持有怀疑,请在心里默念一万遍“自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