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博客如棋 精选

已有 6583 次阅读 2008-5-24 21:59 |个人分类:求道|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游客“Shang  Gao”在我的文章里说:“

科网的人对自己份内的事真的很冷默!这让我很难过。……我的id代表了一群人,我们没有开博,是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但这不代表不关注华人科学社区。当我们以游客的身份出现时,我们代表了一种声音 (即便您真的知道了我们的真名实姓,又怎么样呢?还不是一种符号).听到声音足矣。也许有一天你发现你再也听不见不和谐的声音,你以为你找到了真理,其实您已和真理背道而驰了。……

这位朋友的评论句句在理,然而仔细思量,我有些心里话想对这位朋友讲讲,希望对这位朋友的生活乃至科研有些帮助。

 

博主不是救世主

 

科学网的博主们是这样的一群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大部分人是很忙碌的。我们愿意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奉献出来写点东西,但我们实在都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群人。读者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同样也会遇到;甚至,我们遇到的更多。

我们写博,首先是为了自己。为了一些不吐不快的声音,为了记录在在生活和工作中零零散散的思想。慢慢地我们发现,原来还有不少朋友在看我们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他们向我们分享他们的看法和情感,我们在交流中感到自己不再孤独,获得启发,共同进步。

只是博主实在不是救世主。你们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也做不到。当有一天我们发现,读者开始对我们的写作横加指责时,我们难免彷徨。我们不可能按照你们的思维方式去思维,正如你们不可能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去思维一样。我们只能按照自己的写作方式写作。如果读者认为,科学网的博主应该告诉自己如何成仙得道,那么他注定会失望;如果读者认为,科学网的博主应该扭转乾坤,那么他注定会失望。

我们花费自己的时间,付出自己的劳动,分享自己的知识,输出自己的思想;我们已经做了我们在这个平台上能够做的一切事情,如果读者还有苛求,可能大多数博主都不能做到,最后只有选择离开,离开到没有干扰的世界,续写自己的心情。那是读者愿意看到的局面么?

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只希望在写博中感受到快乐,在写博中传播一些我们的心得,仅此而已。

 

博主已经比较宽容

 

其实科学网的博主已经比较宽容了。

请您设身处地的为博主想一想:我们在这里除了偶尔能收获几声喝彩之外,还能收获什么?科研经费?职位升迁?学术名誉?诺贝尔奖?点击率能够换来什么?

而与之相对的是,我们必须要为自己的实名写作负责。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不小心,文章就会得罪到某人,而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得罪的是谁。博主在明,读者在暗。读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变幻自己的身份,或夸奖,或批评,或赞誉,或诋毁博主;而博主呢?有时候甚至连辩驳的资格都没有。我们不能辩驳。我们一辩驳,就有人说我们还没有修炼到家;我们一辩驳,就有人说我们不够宽容;我们一辩驳,就有人说我们听不得反对意见。

大家都是科学工作者,为什么对博主要求如此严苛?

请你们看一看,科学网的博主有几个把自己的文章设为必须要登录才可评论的?又有几个人动不动就删掉读者的评论?我们忍受读者发布的广告、长篇大论的转贴、不着边际的指责、皮里阳秋的阴损甚至赤裸裸的人身攻击。我们之所以还在坚持写下去是因为我们坚信:这样的读者是少数,甚至他们根本不是科研工作者。我们坚信:大多数读者是理智且宽容的,他们在我们输出价值观的同时,也在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家在保持距离的欣赏中,又保持理性的批判;也只有这样的交流和互动,才能让彼此愉悦地进步。

而如果有一天,当我们最起码的自由都得不到理解和尊重的时候,我们只有选择离开。也许你们中的有些人觉得无所谓,但我想说的是,你们赢了吗?科学赢了吗?我们都输了。我们不只输了学术,还输了做人最起码的理解和尊重。

 

博主仍然在修炼

 

科学网的大多数博主仍然在修炼。如果您看的时候足够长,您会发现,每一位博主都在进步。有时候我们会关注一些琐碎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会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但这不代表我们永远萎靡不振。

我们所能保证的是,只要您持续关注,您一定能看到,发人深思的,直指人心的智慧;您一定能看到,色彩斑斓,七色多姿的科普文章;您一定能看到,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经验之谈;您一定能看到,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学术讨论;您一定能看到,高屋建瓴,洋洋洒洒的时事评论;您一定能看到,痛彻心扉,感同身受的激愤抗争……有很多,是您在科学网之外再难看到的。

然而,中国仍然在发展;中国科学界仍然在发展;科学网的博主们仍然在修炼。不要对我们期望和要求过高,我们都是普通人。如您所说,您也是科学中人,只不过没有开博,这是我们之间的唯一区别。甚至,你们中的很多人比我们中的很多人更优秀。

请你们给正在修炼中的人们更多的耐心、宽容与尊重,假以时日,我们一定回报以清明。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科学网写博的几种境界

 

我想说的是,假若科学网只有一类文章,只允许一类文章,科学网不可能涌现这么多高水平的博主和博文。以我的看法,科学网的博文有这几种境界:

 

九阳神功第一层:梳理心情。把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如同日记一般。也许这些心情对读者来说不甚重要,可是对我们来说,它是我们成长的印记,前进的步伐。很多年以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会心一笑:原来当时的月亮,竟然是这般心情!

 

九阳神功第二层:碎片整理。每个人都会冒出一些思想的碎片,这些碎片是如此的零散,以至于哪怕过一个小时,我们都会把它们忘掉;而这些碎片又是如此之重要,如果我们坚持记载,再把它们拼凑到一起,怕不就是一篇重要的著作。这些碎片在读者看来可能是价值不高的,但如果您把一年的碎片连起来看,也许您会发现点什么。

 

九阳神功第三层:观点分析。对于历史、现实、社会、人生万象,我们有我们的视角。这些视角也许和大家的一样,更多的不一样。当我们把我们的观点摆出来的时候,你们会发现:原来这个问题还可以这么去看!只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收到的是曲解、误读乃至刻意的歪曲……

 

九阳神功第四层:知识共享。每个人有自己的阅读习惯,每个人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当我们几百位博主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时,加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库。在这里您可以读到诗歌、词赋;欣赏美术、音乐;了解古今中外;有论文、文献、著作、参考书目;有生物技术、纳米天地、自旋世界、宇宙天地;您可以深入地了解一个领域,搞清楚以前糊里糊涂的定义、概念或问题。如果谁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把科学网两万余篇文章全部认真读完,我敢保证:知识面上他不啻于读了一个博士。

 

九阳神功第五层:方法展现。有解读新闻的方法,有思考数据的方法,有观察实验的方法,有写作论文的技巧,有申报基金的经验,有教书育人的心得,有不耻下问的分享。我深深地为现在的本科生、研究生们感到高兴:内事不决问老婆,外事不决问Google,而今科研的一揽子事,您就问科学网吧!

 

九阳神功第六层:价值输出。很多文章都体现了博主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构成的画面差不多就是人生百态。理智、激愤、高傲、平实、悲悯、达观、低调、激进、勇敢、温馨、愉悦、忧思交织在一起,犹如打翻了五味瓶,认真体味,人间正道,沧海桑田,尽在其中。

 

九阳神功第七层:思想交锋。这里不但有问题与主义之争,也有学派之间的辩论;有限与无限,连续与离散;有序与混沌,对称与破缺;世界是随机的还是可预测的?人生是苦难的还是欢愉的?好一番思想激荡!又有谁能破解这一切呢?

 

正是有这七层神功,科学网才完整。少了哪一层,科学网可能都不再是科学网。亲爱的朋友,请您不要责备哪位博主没有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阅历、知识体系,有自己的心情故事、写作习惯。有的博主写第一层文章多些,有的博主写第五、六层文章多些。大部分博主,是七层神功都有涉及,您何妨择其善者而从之?!

 

在博客里完成自我救赎

 

亲爱的朋友,每个人有自己看世界的方法。当科学网编辑为您打开一扇窗的时候,请您也把自己的窗打开。什么文章适合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发现。鞋合不合脚总要穿一穿,哪位博主是您的知音,您多为他捧场;路过还望您不吝惜一声“好”。

亲爱的朋友,您当然可以要求博主提高写作水平,多关注学术,然而,亲爱的您是否发现,同一位博主,学术文章点击寥寥,而心情文章乌漾乌漾,您是否身体力行的支持了别人的学术文章呢?也许就在您感叹没有美的时候,角落里孤独开放的小花正等待您的欣赏……

亲爱的朋友,您当然可以提出不同的声音,可是您设身处地为博主想想,什么样的沟通方式,能够方便彼此交流呢?什么样的批评声音,能够让博主愉快地接受,并与您深入探讨呢?请您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伤害一个人,更失去一个朋友。

这世界就如同一盘棋一样,你我不过是其中的一子,何不心平气和的对弈一盘呢?

博主不是救世主,我们只是苦行僧,传道士。我们和你们一样,期望有人来拯救,或者,在博客里完成自我的救赎。

也许你们可以和我们一起,在博客里完成自我救赎。

  

 ---------------------------------------------------------------------

许冠杰   世事如棋

仓卒岁月世事如棋
每局都光怪陆离
聚晴聚雨人事天天变
有喜亦有悲
恩怨爱恨世事如棋
每局都充满传奇
若颦若笑难辨心中意
似比幕前做戏
苦衷抛万里
今天庆幸有知己
捉番盘棋共行乐
冲破内心藩蓠
张眼远望世事如棋
每局应观察入微
但求共你棋艺相比较
了解做人道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26546.html

上一篇: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
下一篇:致八戒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