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既鲜有深意,何须记心里?

已有 1854 次阅读 2022-7-30 23: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类个体在睡觉时,就可能会做梦,并且在醒来后还可能记得所做的梦。梦的内容称为梦境,可能是轻松的,也可能是沉重的。对于轻松的梦境,个体往往并不放在心上;对于沉重的梦境,个体大概将会难以释怀。一般来说,如果个体纠结于梦境,那么,他/她是想知道相应的梦境意味着什么,特别地,是否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将会发生。

我根据自己28年记录梦境的情况,得到的初步印象是,虽然梦境可以反映个体的人格特点、生活风格、兴趣爱好、需要动机,尤其是心境,不过,就显示过去和预兆未来而言,梦境本身似乎并无特别含义。因此,希望通过解梦来挖掘梦境隐含的深刻寓意,或许是不太现实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对于梦境,不用记挂在心里。

尽管梦境大抵没有什么特别寓意,但是,做梦的过程却颇为不同,有的令人愉悦,有的让人难受,从而,这不仅关涉做梦时的体验,而且影响忆梦时的心情。对于那些沉重的梦境,即使个体明白梦境寓意有限、醒来不必再想的道理,也无法避免做梦过程的难受体验。如果有人抱怨睡觉时多梦,那么,可以想像他/她做梦时的体验是负性的或中性的——倘若个体做梦时的体验是正性的、愉悦的,估计他/她不太可能抱怨多梦。

因此,让个体做梦的过程多些愉悦、少些难受,是一个现实且重要的问题。如前所述,梦境主要反映心境,从而,个体保持愉快的心境,或者睡前营造愉快的心情,可以有效增大轻松梦境的比例、减小沉重梦境的比例。

个体如何保持愉快的心境呢?这涉及的因素很多,例如,及时完成任务、合理持有期望、适时调整计划,使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都能顺遂无虞、皆得所愿。现代社会,一些人或许深感压力太大,比如,任务太多,无法及时完成,从而,难以保持愉快的心境。如果是这样,个体就需要合理持有期望和适时调整计划。

个体即使无法保持愉快的心境,也可以在睡前营造愉快的心情。方法很简单,就是接触和加工积极信息,例如,自己特别喜爱的唐诗或宋词、幽默或笑话,也可以是一些音频或视频材料。本人的经验是,观赏并回味这些积极信息,可以快速使自己的心情愉快。

如果个体认可做梦是保护睡眠的观点,睡眠质量不在于做没做梦、做了多少梦,而在于醒来时的满意和轻松感受,那么,做梦时愉悦或者说梦境惬意,是个体睡眠质量优异的重要体现。

人类个体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个体在睡眠时就可能做梦,做梦情形是睡眠质量的重要体现。睡眠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因此,个体的做梦问题,直接对应着他/她的生活质量。做梦愉悦、梦境惬意,应当成为个体享受人生的具体内容。特别地,个体在睡眠之中正常做梦,对他人、对社会都没有任何侵害,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总之,梦境虽然没有特别寓意,无须记挂心里;同时,梦境能够反映心境,努力保持愉快心境、营造愉快心情,做梦过程也会更可能愉悦,梦境亦会更可能惬意。了解这一情况,并且试着做到,那么,“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就不再只是良好的祝愿,而成为现实,这将有效提高个体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49418.html

上一篇:做梦有何用?可反映心境
下一篇:要想成著名,必须有理论
收藏 IP: 116.1.49.*| 热度|

14 李世斌 尤明庆 侯丹 宋玉 刘炜 张晓良 杨韩 杨正瓴 李毅伟 孙颉 王平平 杜占池 程少堂 张俊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30 1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